第48章 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第3页/共3页]

“我刚吃过,就是来给你送大氅的。”李青说着,径直走到火炉旁,翻着炉子上还没烤熟的红薯。

刘瑾笑得很有亲和力,他仿佛养成了风俗,脸上的褶子都是笑纹,便是不笑的时候,也给人一种他在笑的感受。

李青想了想,点头道:“还是算了,今儿我来就是还大氅的。”

不过,他对在外洋开店经商的远景,还是很有信心的。

“这……”朱婉清一个头两个大,“这能行吗?”

他矫饰起来,巴拉巴拉个不断,脸上弥漫着高傲。

寺人这个群体,无不把三宝当作偶像。

“你是……?”

李宏不满:“这是甚么话?倭寇都被我揍得落花流水,帮你打理一下买卖,又有何难?”

不管是宝钞,还是金银,都只是货币,货币的代价在于活动,只要活动,就能带来繁华。

“就是无聊,过来解解闷儿,别再给我安排女人了。”李青打断他。

“真赚了大钱,别人也会照葫芦画瓢,”朱婉清道,“抄我们的功课。”

说实话,李青也不看好干儿子。

教坊司。

“刘公公是小的寄父,”小寺人指着李青身上的大氅,“公子朱紫忘事,这大氅还是小的给您取的呢。”

“开店?”

“公子留步,”小寺人见他立时要走,忙道,“寄父有闲,要不小的叫寄父过来?”

“呵呵,这方面你还真不定比得过你儿子。”朱婉清嘲弄。

刘瑾没强倾销,前次花魁都没能入李青睐,他自不会再用那一套,“那咱家让人去筹办好酒好菜。”

“得嘞。”小寺人当即跑去取来一块,“公子,有点烫,你把稳点儿。”

恍忽间,阿谁开畅悲观,主动向上,充满正能量笑容的三宝映入视线。

乃至,在大明商品物美代价的打击下,会把原住民的行业卷的难以保存,最后,不得不成为大明的二道商贩。

“那公子可知三宝寺人都去了哪些国度?”

“看不出来,公子这等身份,也喜好吃这个啊。”刘瑾笑着说,“实在咱家也好这口,虽是细粮,味道却苦涩的很,软软糯糯的,哎呀,还得是咱三宝寺人啊。”

未几时,刘瑾跟着小寺人仓促赶来。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