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七十三章 攻淮还是伐刘[第1页/共2页]

“不过本侯倒是为刘玄德寻觅了一个出处,却不知,他是否愿依信行事。”刘奇抚须长笑,留给陈宫一个高深莫测的神采。

“吾闻主公昨日已去信予元直先生,此战将启,便是子义将军也率骁骑营赶往江夏,此战,主公莫非已属于攻取南郡?”戴着儒冠的徐州刺史陈宫,不知何时,已至江东。

居中有着一座极大的沙盘,刘奇安然坐于上首,现在下方已经闹翻了天。

“主公之意,当如何?”开口之人,乃是老成谋国的孙邵。

刘奇笑着看了一眼他,“公台当真妙算,吾已命朱治率三十艘车船入淮,所部海军三千人,配以淮南、徐州之师,公台觉得,能够胜得此二地镇将?”

陈宫再次点头,“徐元直有韩信之才,当可胜之。”

孙邵眯着双眼,他一开口,场中的鼓噪刹时消逝无踪,他乃刘繇旧臣,刘奇若不在秣陵府内,他便可代掌文武诸事,“元朝将军觉得,先攻江夏,可有致词?”

闻言,陈宫略微沉默。

陈宫一手抚须,“先攻淮南,以海军登岸,沿淮北城池,劫夺各郡县,逼迫曹操调遣各地驻守兵马来援,如果吾所料不假,主公必然已命一部海军入淮了吧。”

“今刘表以文聘为都督,统帅江陵之兵,以霍峻为章陵都尉,镇守章陵,以拒江夏公明将军,此二人,前者为刘表大将,后者亦是后起之秀,善守之辈,将军觉得,汝军如果登岸,几时可破江陵?”新任丹阳太守崔钧站起家来讲道。

孙观面色微变,“元朝将军,汝吾本日乃是堂前议事,是否有人于某身后指导,又与此事有何干系,吾江东军中,那个不知,在赤壁之战以后,吾军便前后十余次攻打江陵,俱为文聘所败,损兵折将,不得已而退兵,此二地,易守难攻,非一日可破,不若趁曹贼淮北之地空乏,长驱直入,一可让身处官渡的曹贼投鼠忌器,二能够敌之资壮吾江东,此计,必为良策。”

董袭沉默瞬息,“南郡乃荆襄大郡,若文聘以江陵镇守,吾等可出兵三处,一处集重兵围困此城,一处攻取章陵一线,管束霍峻之兵,再命兵马走华容道,绕行南郡后侧,两面夹攻,当可破之。如果粮草充沛,一月以内,必有捷报。”

刘奇沉默瞬息,“张文远如何?”

言罢,刘奇指了指陈宫,“公台、宣高佐之。”

刘奇一手抚须,面如淡定如常,孙观翘首以盼,但却多时未得答复。

“淮河河面不宽,水势不如长江湍急,以豫州、兖州、青州之地之木,造楼船足矣。”

次日一早,议事堂内,身在秣陵城内的文武俱是落座。

刘奇笑道,“广陵陈氏北迁之时,便将赋税赠送曹贼,那许昌城内,公卿无数,另有商贾互助,焉无赋税?”

“当攻命两路雄师齐出,攻淮北、徐州一线,以去岁之战为例,攻陷都会,劫夺人丁赋税,便可回返,坐守淮河之险,又能以中原之赋税人丁,壮吾江东,当为上策。”

“善。”陈宫重重点头,徐州本就是他们吕布旧部的故乡,若刘奇用他们为战,当可振士气军心,至因而否取胜,陈宫从未有过对本身的质疑,有张辽、臧霸互助,曹操麾下大将俱在官渡,留任镇将岂能敌他?

“淮南之战,何报酬帅?”

刘奇点头,“刘备虽有野心,却无那般魄力,曹操乃当世之枭雄,他之麾下,能人干吏不乏,运营中原之地多年,刘备可取之,却不能守之,他麾下兵不过数千,焉敢获咎曹孟德?”

“主公可知,若大战对峙,将会予孙刘二人可趁之机?”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