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刘晔议工部[第1页/共2页]

随即,刘奇便听到一声惊呼,“怎会只要五六百名匠作,那些匠作学徒常日里亦伴同打造连弩与投石车,倒是复合甲和弩车未曾参与制作,但亦算生手。”

刘奇指着堂内的梁柱,指着世人身前的长案,指着本身座下的凳子,“这些,俱出自工匠坊,他们虽为杂户,但在孤公布新政以后,孤江东之下设工部以后,凡是善于奇淫巧技,有功于国者,都可重赏,赐金封官。”

“准。”刘奇微微点头,身侧的戴良便当即提条记下。本来平时刘奇的起居谈吐都是由一名侍从记录,但每当重臣齐聚,商讨要事之际,倒是他亲身记录。

“邓令侯,汝今擢为豫章郡丞,此见乃汝之高见,还是汝豫章邓氏一族之见?”

或许汝许靖这般老臣是在刘繇府中任职之际看到了自家这位少主的雄才大略,而张昭等人更是亲眼目睹了刘奇击败孙策的勇略,为之佩服,但厥后的荆州士人、淮南士人,肯冒着被刘表、袁术族灭的凶恶渡江而来,大多却都是看重刘奇的血脉尊崇,他日有成龙之机。

“尔等之见,当裁工匠坊民夫?”刘奇眯着眼道。

世人沉默。

刘晔抬手一辑,“吾江东工匠作坊,现在分为数类,船坊为一大类,于徐州本地郁洲山岛、鄱阳海军驻地、彭泽海军驻地、江陵海军驻地,会稽东冶、交州合浦广州驻地,以及外洋夷郡、朱崖郡之地当有千人以上船坊。”

“刘长史,汝之前所言,各地工匠坊每年调拨赋税已是沉重,为何还要进谏开设工科,汝可知,书院即便广纳豪门士子,却因他们都是读书人,凡天下饱学之士,不管贫贱繁华,仍偶然令,自从主公命令各地开设书院,本来躲藏于山林之间隐居,于交州、会稽出亡的士人也都出山任教,可那工匠分歧,工匠皆入杂户,与士人……”

“造船特分为三类,一类于江海运输所用,可称为辎重船;一类用于捕鱼、潜水海捞所用,可称为捕鱼船;这最后一类便是吾军战船,现在多以车船、水兵海军楼船为主。”

刘晔率起家,“主公命吾接督工部,据吾这些日调查,即便是吾淮南工匠坊,现在亦稀有千人之众,匠作却不过五六百人之多。”

刘奇环顾一眼世人,见刘晔面色好转,笑着看了他一眼,“吾兄刘晔,本日为户部利弊之言,大善,尔等他日往各部任职,当多效仿刘子扬。”

“那汝可知,除却汝所言之汉皇血脉以外,其他诸般,尽皆出自秣陵工匠坊?”

“今后,吾江东亦当重用商贾。”刘奇顺势再抛出一记重磅炸弹,一时候,堂内群臣纷繁变色。

“喏。”

刘晔苦笑着看了他一眼,“别驾有所不知,正如吾等士族,自家嫡派旁系,弟子故旧天然不谈,倘如果一介豪门后辈主公登门来投,即便身家明净,吾等碍于本身职位,是否也当考虑再三,才将其支出门墙?”

“喏。”

邓令侯顿时满脸惨白,他从六百石贬为二百石,心中苦涩难言,江东治下,几近是吴王刘奇一言可定,他颤颤巍巍地朝着刘奇恭敬一辑:“喏。”

张昭微微一愣,“这是为何?”

“南海一代船坊多引本地老渔民与划子坊工匠为用,后得军中诏令,从各船坊当中遴选心灵手巧、家世明净之辈为匠作学徒,可主公呐,那些匠作并非统统人都愿传授技艺。”

全场顿时噤若寒蝉,张昭、许靖等人乃是吴侯府老臣,岂能不知刘奇心性,几近在群臣议事之时,他很少拍案而起,当真愤怒,这也许还是初度。

刘奇微微挑眉,“子扬但讲无妨。”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