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诸葛治丧[第1页/共2页]

诸葛亮略微酸涩地看了一眼诸葛瑾,伸手将他从地上搀扶起家来,“兄长,汝这又是何必?”

“先生,可要吾为汝清算行囊?”

诸葛亮双眼闭上,两行清泪顺着眼角便流滴下来。

“一月前,汝长姊随子墨回襄阳府中看望,那日王粲构陷蒯氏一族,子墨仓猝率队出城回返房陵主持大局,汝长姊便留于府中……昨日夜里,刘备帐下偏将邓方、卓膺,奉蔡氏、刘琮之命,率兵三千,屠弑蒯府,蒯子柔自刎前将府中妻眷亲手斩杀,汝长姊却被两名军士掳走,不堪受辱……他杀府内……”说道最后几个字时,诸葛瑾已经坐倒在地,泣不成声。

诸葛亮手臂微微颤抖,却仍未放动手中书卷,“郡丞此来,所谓何事?”

“喏。”

诸葛亮长叹一声,迈动迟缓的脚步,背影在余晖下拖得斜长,他的行动盘跚如落日老迈,步入阴暗的厅堂以后,一起走来的石板上,仍有水渍。

“湛湛江水兮,上有枫。”

“三弟尚在交趾,手札怕得一两月方才送抵,倒是秣陵叔父地点,吾不知是否该将此讯传至,叔父本就得病在身,如果得知此事,怕是……”诸葛瑾现在方寸大乱,却仍然顾及到靠着张仲景续了几年寿命的诸葛玄,不敢将此事奉告于他。

诸葛瑾一脸惊骇地看着他,“阿姊为那刘琮母子所杀,几乎为军中粗汉欺辱,孔明,汝莫不痛心疾首?”

“蒯异度已乘势出城,倒是城防蒯氏旧部擅自翻开城门,得吴卫策应出城,现在正在南郡大营……他之妻眷,亦未走脱。”

他还未开口,诸葛瑾便抢先上前,拉住他的双手,“阿姊死得好惨呐。”

白衫儒士混入其间已稀有日之久,常日里,他与这些幼年的学子们一同高谈阔论,亦曾谦虚请教于讲课大贤,闲暇之际,大多都泡在藏书阁内。

“二弟,吾已向主公请命,出任北伐雄师参军一职,不日便要披麻带孝北上,倘若不能为阿姊报仇雪耻,为兄便死在襄阳城下。”

言罢,他大步走出府门。

诸葛亮长叹了口气,“吴侯既已出兵,必是为蒯子柔报仇雪耻罢,可现在淮南、徐州皆有战事,吴侯能调遣之兵,不过屯驻南郡、章陵、江夏之兵,如何能破襄阳?”

“孔明先生,孔明先生,大事不好。”

“吾兄弟三人,自幼父母双亡,长姊含辛茹苦,将吾等拉扯长大,常日里织布发卖,多么艰苦……可爱为兄出任郡吏,还未曾将其接来纳福……便天人永隔。”诸葛瑾捶足顿胸,心中哀思不已,双眼已经哭得红肿,明显,一起行来,他已是大哭过几场。

“汝且去一趟书院,奉告那恶劣孺子,吾要外出远行,让他去步氏家宅内蹭几日饭食罢。”

待到主子从书院传讯返来,已见到手捧着一卷《春秋》的自家先生,安然正坐于堂内,脸上不悲不喜,仿佛如平常普通云淡风轻。

“吾本欲此生就此归园田居,与秣陵方山书院三位山长普通,归隐避世,永不退隐,未曾想,汝等却要逼迫于吾。”

二兄,他们常日里戏称的二姊,倒是嫁与庞山民,现任江夏功曹。

目送主子抬脚拜别,诸葛亮拿起桌上的春秋,翻到很厚的一页,伸手一撕,将内里一页拿在掌中,居中一扯,内里用羊毫勾画的五行八卦尽皆列举其上,倒是诸葛亮闲暇之时,研讨的奇门遁甲。

“兄长……”诸葛亮低声唤了一句,却已经在门外看不到诸葛瑾的身影了。

“嘭”诸葛亮手中书卷失手落于桌上,他满脸惶恐,“莫非是定居秣陵之叔父……”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