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捐粮授爵[第1页/共2页]

“这第五等,便是献爵银符,吾表兄阿姊外嫁豫章宜春,他叔父的侄儿早已分炊,本来只分得一间茅舍和二十亩田,但去岁歉收,家中却稀有十石粮食,今春竟是将家中新钱也换了粮食,凑足一百石捐募,便得了簪袅爵,现在腰上系着丝带,又投身行伍,听闻不过是跟随原豫章步太守押运粮草兵马北上,上月回返之时,便已成了都伯,以他簪袅之爵,如果再立新功,怕是当即便会成为军侯。”

“吾有五十石,只求一上造之爵。”

“本觉得以他之龄该当退隐,未曾想,竟然还在郡学。”

“快说说,五等如何分别。”

桓纂微微点头,面向世人,“这布告上说得明显白白,尔等不管出身,便是这街边乞讨之人,若能捐上一石,亦可享公士爵,只是,这五百赏钱,倒是免了。”

商贾大喜,“吾有良田千亩,今有旧粮八百石愿奉上,不知府库可纳否?”

“此乃吾分内之事尔。”桓纂微微一笑,便回身看向布告。

有着人群中真人真事,一时候,很多豪族心中便有些跃跃欲试。

话音刚落,世人起家,但街道间已是群情喧闹。

“不过此人亦是荣幸,吾江东虽新得荆州数郡,火线仍有战事,现在押运粮草北上,旦有闪失,怕是悔之晚矣。”

“嘶……未曾想,这军功爵还当真能够加快升迁。”

玄月十五,长沙治所临湘。

“都闭嘴。”军侯冷冷地瞪了一眼面前的人群,他回眸笑着看了一眼桓纂,“桓纂公子,便与他们说说罢。”

一时候,群情起哄。

“听闻那犒赏的献爵银牌,乃是江东吴侯府并不过传的银饰。”

一时候,场中很多立足围观的百姓脸上都有些恋慕之色。

一时候,围在布告墙前的百姓都纷繁出声。

军侯苦笑着指了指面前的这批百姓,“吾刚入郡学不久,每逢七日休沐一日,方才退学半日,那里能识全。”

“是极是极,这上面的笔迹,吾等也不甚熟。”

“汝倒是孤陋寡闻矣,桓纂公子今岁中了茂才,已入州试。”

“自是吾长沙府库。”

“当真?”商贾身侧,一名中年士人顿时面露狂喜之色道。

“至于捐多少赋税?”桓纂指着身后的布告,“凡一石以下,能够赋税换太守府、县衙之地新钱和海产生鲜,捐粮一石以上,便可得公士爵,捐粮十石,则可得上造爵,捐粮一百石,则可为簪袅,犒赏献爵银符,捐粮五百石,则可为不更,若想为五大夫,便捐粮一千石,还可得犒赏献爵银牌,光宗耀祖。”

“来啊,大师伙儿都看一看,这是最新张贴的布告,乃是将军府新规,吾等乡野之民,若能捐粮,亦可授官。”

“州试,吾荆州亦有州试否?”

“今荆州刘琮蔡氏,篡夺州牧之权,秘不发丧,摈除其兄刘琦公子,于襄阳城中残害忠良,吴侯得天子诏令,节制徐州、扬州、荆州、交州四州之地,同为汉室宗亲,当扫宗室之奸逆,今举雄师十万,北山讨伐蔡氏母子,尔等身为荆州之民,有志愿者,可应为民夫前去火线,自有田亩、新钱作为犒赏,各郡士族豪族,如故意捐款粮者,能够此换献爵银牌,得军功爵。”

“听闻他是桓太守之弟。”

桓纂看了一眼军侯,后者微微点头,他便持续开口。

“吴侯谕令。”

“至于尔等家中子侄是否能袭爵于军中直接任职,吾江东军中,若无疆场斩首之功,焉能任什长、任都伯、任军侯?”桓纂笑着看了一眼身侧的军侯,“便是吾身边这位胡军侯,亦是身经十余战的百战懦夫,不过,尔等身后,子侄若愿参军、退隐,立下功劳,这爵位倒是晋升得比凡人快上少量。”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