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一章 于禁降吴[第1页/共4页]

如此一来,他为曹魏尽忠十余载之忠义,只怕也一遭丧尽。

于禁没有持续发问,因为他已经猜到了究竟。

“陛下对于禁恩重如山,庞士元,某敬汝乃天下名流,为大汉开疆拓土亦有功绩,本日汝又何必咄咄逼人。”

“于文则,汝不肯降,是因为曹操旧谊,可汝方才自认汉臣,可他曹操倒是篡汉自主之辈,汝尽忠于他,图的不就是一个知遇之恩?”

于禁双手紧捏动手上的长枪,现在他地点的军阵已经开端收缩,在庞统开端劝降开端,两边统军的武将都下认识地各自收缩了兵力。

这一次,军中只举起了零散一两百把兵器。

“都督,不要啊。”

围杀这数万军士,只怕东吴军也得死伤上万,他们当中,站在军阵之前,或许也就是此中之一的不利鬼。

“于禁,汝可愿降?”

“于文则,吴王有言,这天下之治,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吾大汉风雨飘摇二十余载,现在幸有一统之机,汝莫非便当真要做那千古罪人乎?”

“且慢。”也就在这时,阔野之上,传来了于禁火急的声音。

于禁的声音仍然是那么安静如常,他指了指四周,“家有妻室而未得子嗣者举刃。”

“按军法,主动寻隙挑事者,斩。”庞统沉声喝道。

“喏。”

将军交战疆场,可惜不过马革裹尸;热诚不过阵前投敌,如果败北昏倒被俘也罢,可如果直接领着数万雄师弃械投敌,如此骂名,即便曹魏今后灭尽,只怕他于禁也在东吴军中难以站稳脚根,毕竟弃主投荣之辈,没有人会看重他。

随后,庞统便看到于禁和弃了兵刃的一众将校策马走过军中,奔向他地点的坡前。

“放下。”

“可尔等是吾大魏之基石,父老当在家中种田顾家,幼者当入私塾,当进县学,当在家中生养几年骨骼再来当兵。”

一众吴将也都命令后撤十余步,停下了打击的法度,现在于禁的后军和中军已经被拦腰截断,乐进被黄忠一刀斩杀以后,前军更是全军淹没,倘若持续对峙下去,他于禁身后这数万军士也唯有败亡一途。

于禁闻声昂首朝着庞统看去,却见庞统指着北面,“吾家主公本可在五六载之前便发兵北伐,征讨中原,当时曹操面对官渡之战,汝可知,吴王为何不发兵北上?”

“甚好。”于禁朝着庞统大笑一声,环顾一眼四周,“众军听令,将手中兵器放到一侧,退回原地双手捧首蹲下。”

“某情意已决,尔等不必再劝,不过庞智囊,某也有几件事情相求,还请智囊应允。”

“是某于文则对不住尔等,此前几战,吾军已阵亡近两万军士,尔等剩下的,亦有很多人浑身是伤。军中粮草早已干枯,唯有净水,却也未几。可尔等未曾丢弃本都督,尔等不失忠义,乃是曹魏忠良之士尔。”

“可吾身后这些儿郎大多都是来自同一乡同一县,他们即便是没了兵器,回返家中,也不免有所走动,此事不知智囊当若那边理?”

“本日,某于禁愿归降东吴,是为天下百姓百姓,为尔等家中妻儿长幼。”

庞德不免哭笑不得地看了一眼庞统,心中暗忖道:“智囊此前还一脸严厉,现在却又发笑,还真是三花脸。”

“智囊有令,全军止步。”庞统当即朝着身侧看了一眼,庞德踏前一步,朗声传令。

“唰”,很多兵刃放下,但于禁放眼望去,偌大的阔野当中,起码还稀有千人举动手中兵刃,在北风中,他们面色惨白,有些惭愧地低下了头。

庞统脸上出现几分忧色,抬脚走到坡前,手中羽毛扇一举,声音沙哑着吼道:“都督但讲无妨。”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