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讨董檄文[第1页/共2页]

对于荀攸和田丰的话,赵迁深觉得然,这个时候,谁如果出头,想要独享其功,贪功冒进,必为众矢之的。

张飞听后,第一个站出来讲道:“俺老张早就说过,那董卓不是甚么好鸟,当初就该出兵讨伐,也不至于现在如此。”

赵迁看着堂下的众文武,说道:“讨伐董贼,不日而行,本刺史先安排一下世人的任务。”

“望兴义军,共泄公愤;搀扶王室,挽救百姓。檄文到日,可速推行!”

杨俊见赵迁嘴角含笑,晓得本身的发起获得了主公的承认,便又欠身说道:“主公,杨俊鄙人,愿执笔这片檄文。”

赵迁表示杨俊来到书案之前,研好墨、铺好纸,筹办钞缮。

“主公可发檄文,揭露、晓瑜董贼之罪过,发往各州、郡;依矫诏,号令天下诸侯共讨之!”杨俊说道。

赵迁哈哈一笑,说道:“也好,那就有劳季才代笔了。”

赵迁也是眉毛一挑,微微一笑,心道这杨俊还算不错,能够想到发檄文讨伐董卓,看来也是小我才。

“得令!”荆飞将檄文取过,回身而走。

杨俊施了一礼,他比荀攸和田丰年青很多,又是一个新人,也没有甚么声望,本身才气也不及两位先生,以是想要急于表示一下,立些功绩。

赵迁看着杨俊那急于献策的模样,微微一笑,说道:“季才,不要焦急,有话渐渐说。”

“不知明日将这篇檄文交给主公可好?”杨俊问道。

听到这个安排,张飞是最欢畅的,他一开端就看董卓不扎眼,此次能够亲去讨伐,恰好遂了他的心愿。

荀攸和田丰又细心的看了看,说道:“有理有据,师出驰名,占有大义,必能胜利!”

“好!”赵迁鼓掌大喜道,“鹏举,将此檄文誊写数十份,发往各州、郡、县,告诉各路诸侯,发兵讨董!”

刺史府,议事堂中,田丰是最后一个出去的,朝着赵迁点点头,表示交代的事情,已经做好。

赵迁摆了摆手,说道:“不必了,这篇檄文,本刺史来念,你来写。以是,要烦请季才代笔。”

荀攸和田丰看向杨俊,都悄悄的点了点头,表示同意杨俊的发起。

赵云皱眉想了想,也说道:“二哥和子义说的都有理,不过那董卓立幼帝以后,又自封太傅,若欲讨伐,需师出驰名。”

“众位先生、各位将军,现在天子驾崩,董卓篡权,立少子为帝,吾等如何是好?”赵迁问道。

“迁谨以大义书记天下:董卓欺天罔地、灭国弑君;秽乱宫禁、残害生灵;狼戾不仁,罪过充积!今奉先帝密诏,大集义兵,嗜欲扫清中原,剿戮群凶。”

“元皓,汝为并州别驾,留守晋阳,政务之事交由先生打理。”赵迁起首对田丰说道。

赵迁点头回应,然后看着堂下的众文武,一个个神采寂然,氛围凝重,明显已经晓得了天子驾崩的事情。

赵迁微微一笑,倒是摇了点头,说道:“明日太晚了,就现在吧。”

赵迁终究将一篇檄文念诵结束,杨俊也已经钞缮好,赵迁走畴昔看了看,不由赞道:“季才写得一手好字。”

太史慈也是抱拳说道:“二将军所言极是,主公乃是并州刺史,镇北将军,理应兴义兵,清君侧,立不世之功!”

“啊?”杨俊吃了一惊,豪情赵迁所谓的“代笔”,是真的代替他写,而不是代替他作。

随后,赵迁又看了看张飞和赵云,微微一笑,说道:“翼德、子龙,子虎、中廷,另有公达先生,你们随本刺史一起,领一万人马,汇合诸侯,共讨董卓!”

杨俊忸捏的笑了笑,说道:“主公休要谬赞鄙人了,鄙人跟主公比起来,如同萤火之光比之皓月,米粒之珠,怎敢与日月争辉啊!”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