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 第一百四十七章 定底山东 诸葛亮归天 临终遗命[第1页/共3页]

“孟起领得胜之兵七万,以伯约为谋主,率李严、文鸯、马岱、关兴、张苞,由郯城直取准阴,合子龙翼德之兵三方并进,先取江北,撒其樊篱,吴军锋锐已尽,必不能守江北。”

诸葛亮自从抱病,心神朗彻,自知命不悠长,迭次接到诸将捷音,见山东已定,当乘势以定淮南,进收吴会。

“汝等可前去投降汉军,我自有容身之处。”众将半信半疑,一些人便去开城,回视钟会,却已自刎帐中。

至此,山东定底。

“既得江北,江南指日可定,惟陆逊多谋,甘宁善战,必将死战,慎之慎之!诸将勤奋王事,为国尽忠,幸勿以亮之故,而损壮志也。”

诸葛亮写罢,加蜡固封,便觉头昏目炫,咳嗽不止,马承上前扶住,过得半晌,诸葛亮自发支撑不住,口传遗疏,令马承代写。

马承嚎啕痛哭,幸衣衾棺椁,均已预备让步,大小将士,尽皆痛哭不止,劝住小将军,将诸葛亮沐浴成殓,停棺帅府,飞报许都洛阳两处。

邓艾在城上,见于禁被擒,晓得事无可为,与其令于禁在汉营受辱,不如令其一死为快,暗取雕弓,搭箭在手,叫一声“文则,艾获咎了。”

然今时本日,此等局面是说甚么都不成能呈现了,且不说邓艾已死,就说现在的刘禅,便已不是原史中那扶不起的阿斗,其聪敏好学,文武双全,仿佛一副复兴之主的气象。

“惟臣兄诸葛瑾,效命孙氏,望克城之日大王全其性命,则臣于地府下,有颜见父母矣。”

又召马超,递过汉中王手书,马超敬谨接过,启视道:“江东未灭,元帅先亡,孤之不幸,亦国度之不幸也!”

“前敌诸将,子龙孟起,功异别人,功成受赏,自属圣心,臣觉得云长宜在禁近,保佑国度。”

马超最感深恩,比别人尤其哀思,三将来到灵前,抚棺大哭,说也奇特,诸葛亮尸首见三将返来,面有笑容,众将皆为惊奇。

“假黄钺左将军都督雍梁并冀幽青徐兖八州诸军事雍州牧诸葛亮,明德以后,为国申甫,八州转战,逐歼元恶,汉室重光,郁为首功。”

邓艾忍痛持刀迎敌,李严赶到,拦头就是一刀,邓艾举刀架住,马岱赶到身后,一枪将邓艾刺了个透心凉,成果其性命,再也不能行险徼幸,暗度阴平了。

却说马超、黄忠、姜维三人,底定山东,分兵遣将,镇抚处所,三人回兵历城来见诸葛亮,不料未到历城,诸葛亮已经归天。

诸葛瞻痛哭谢恩,黄忠领命,遵循礼法大殓小殓各事,逐件停止,刘理祭奠已毕,退出丧次。

半月前,黄月英先接马承手书,遐想日前师父梦中所言,心知死别之日已到,不及哀痛,敏捷就道,比及到时,已经全城缟素,哭声雷动。

且说马超得了高唐,叮咛将士,以礼安葬邓艾于禁,留李严镇抚,自同黄忠领兵会攻平原。

城下黄忠见邓艾一箭射死于禁,大怒之下亦开弓射去,弓弦响起之时,箭矢已正中邓艾腮颊,邓艾回声栽倒。

“愿大王应天顺人,光复汉室,则臣虽死亦无憾矣,臣一门列戟,受国厚恩,不敢复要令典。”

刘晔回到本身舍中,作书与于禁,嘱其放弃馆陶,汇合钟邓赶赴柳城互助曹彰,留完书后拔出佩剑自刎而死,从人将书呈于于禁,于禁闻讯趋视,流涕下拜,令摆布好生收殓,即行安葬。

“汉升驻历城,子均驻青州,伯歧驻兖州,务恤民隐,安辑处所,清算士马,为前军援助。”

马承将诸葛亮与三将之遗书取出,三将益发哀感,马超与姜维,一面襄助诸葛亮丧事,一面清算士马,候令解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