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布三文一尺,粗棉布七文,细绵布十三文。

还买了两块火石、五根蜡烛,并锅、铲、勺、菜刀等物。

看来此地偏处北方,水稻是种精贵物儿,真是贵得要死,这让林宁更加记念米饭的味道。

那店小二见林宁发楞,忙上来笑问:“这位大姐想买点儿啥?”

买布便花了一千零八十文,知林宁还未买针线,又送了两色棉线并十根绣针。

一尺只要那么一点儿,如果一个成人做上一身衣裳,便是麻布的,没有个3、四十文也下不来,更别说是棉布的了。

扯扯身上的麻布电影,这般板儿硬,也就是原主这个皮糙肉厚的才受得了。

林宁回身又去了布店。

又去粮店。

林宁也觉欢畅,道了谢,背着就去了下一家。

买了十斤白面,十四文一斤;二十斤糙面,四文一斤;五斤大米,竟然要二十二文一斤,共花了三百三十文。

在街角的杂货铺,林宁买了五只盘子、五只大碗,两只小碗,另有两副筷子,免得有破坏或丧失现找来不及。

林宁还买了两把长柴刀,筹办砍柴打猎用。

又买了一只小方桌儿,并一只凳子,用饭不能总蹲地上吧?

林宁回神,想了想,买了两匹浅蓝色粗棉布(四十尺),她是想要常进山的,衣服必定不耐穿,还是多买点布保险。又买了一匹淡黄色细棉布,留着做内衣。

共花了一百八十三文。

这里的布也不便宜。

这期间的铁器很贵,只那些刀啊铲啊锅啊啥的就花了足足一百五十多文,其他的才不到三十文。

因林宁如许的大户儿买的实在是很多,布店的老掌柜又美意的将一些卖剩的边脚料打了一大包送给了林宁,麻布、粗棉料子居多,都是按尺卖到最后做衣衫不成尺寸的。

看来这大显朝廷对铁器物管束很严。

那掌柜看得眼角直抽抽,这小娘子看起来就跟活不起似的,没想到这么大力量,真是真人不露相啊!也不怪穿成这副模样儿却买得起白面、稻米。

直接让店家装了袋子,那白胖胖的掌柜还特地提及,这装米面的袋子就算赠送了,不然到内里买去也得个3、五文的,林宁只得点着头道了谢。

这里的布店范围不大,内里的布多是粗布、麻布,细棉布就是3、五匹,估计是摆着镇店用的,至于绸缎啥的,底子没有。

林宁直接将几个袋子装在大木筐里,又将装了锅碗儿等物的背篓提在手里,背起那大木筐就走。

那男人却感觉非常欢畅,还免费赠了林宁一个柳条儿编的笸箩。

想想也是,买得起的,谁跑这犄角旮旯儿来买?

但麻布的至心穿不来。

林宁先是到那卖筐的男人处,买了一只大筐,并两只背篓,花了不过十六文,引得林宁不竭感喟此时技术不值钱。看那男人编的大筐,精密健壮,便是去捞水都漏不了多少,却只八文钱,而那两只3、四岁孩子高的背篓,就更便宜,只要四文钱一个。

人就是如许奇特,甚么东西多的话就感觉不苦涩,如果少了,就倍加巴望。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