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池州谋[第1页/共3页]

招降之事,张晏也是说出来刺激林续文。这时候张晏但愿奢家还能保存必然的气力,去管束淮东,叫淮东行事有所顾忌,但真要公开派人去浙闽军中媾和,只会叫淮东更有话柄废帝另立――之前感觉梁太后是桩费事,不使其回江宁,这时候更叫人头疼。淮东荣枯立之事,梁太后是淮东手里捏着的最大的一枚棋。

淮东军光复江宁指日可期,就更加烘托得永兴帝弃江宁西逃笨拙而无德,废立之举,几近就存于淮东一念之间。

“我如何会不信你呢?”岳冷秋说道,“徽南军走到这一步,不能怪你。要说有任务,我的任务更大了一些。不过真要出池州城打一仗,我不会派你去,另有人选!我让陈子寿去!”

“邓愈啊,你说说看,浙闽军过境,我到底是该截还是该让啊?”岳冷秋请邓愈到案前,问道。

就在本日凌晨,葛存信从江宁派出来的浆帆快船,赶到池州城,通报了皇城未失之事。

池州位两江之间,濒江夹山,阵势东南高而西北低,故从江宁、宣州进入池州道险且艰,从江州、彭泽进入池州相对夷易,与江北重镇宜城隔江相望。

张晏赶到池州之时,赶着江州沦陷、黄秉蒿降奢的动静传来池州,而淮东兵马在溧阳核心的推动动静,因为路遥稍远,中间又有叛军隔绝,还没有及时传到池州――池州立时就面对一个社稷崩亡、江山残破的残局,叫守池州的江州甲士心惶惑难安。赶着二十8、二十九日,浙闽军持续有大股兵马从江宁西进,以追擒流亡的永兴帝为名,更叫池州境内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听岳冷秋这么说,邓愈倒是恍然贯穿。

比起要江州军守住池州、东进江宁以外,张晏此来更首要的企图,就是但愿岳冷秋能渡江奉帝。

很明显,如果弃江宁西狩之事,能获得岳冷秋、董原及荆湖刘文穆等人的谅解跟支撑,即便还会有严峻的后遗症,但也不会立时就引发废立危急。故而帝驾一入庐州,张晏就来池州见岳冷秋,余心源往寿州见董原、刘庭州,另派使臣携旨往荆湖见刘文穆,永兴帝身边仅留左承幕、程学谦、王学善等大臣保护……

陈子寿降了,岳冷秋恰好有借口紧守池州城不出,岳冷秋为陈子寿降敌之事担责,那就担责就是,还恰好不消给调去江宁担负尚书、相臣等虚职给架空起来,能够持续留在池州把握兵权――期近将到来的宁鲁之争中,岳冷秋已经决然决定放弃永兴帝,但也不想给淮东牵着鼻子走,独一的体例,就是把握兵权,并养寇自重!

“林相此言大谬,”张晏身穿四爪金龙蟒袍,走进公厅来,直接辩驳林续文之言,说道,“真好的猎犬都撵不上逃命的狡兔,江州骤陷,民气惶惑,以社稷为重,当不能浪战……”

大青溪败北,邓愈率残部翻越黟山到彭泽县投奔岳冷秋,徽南军两万精锐,终究随邓愈逃出来的残兵不敷两千。

邓愈神采窜改挣扎,沉吟很久,说道:“如果一仗不打,不可;如果硬打,谁晓得淮东军何时能将东面的情势清算来援,奢飞熊率部从江州赶来,可要快一些……岳相如果信得过邓愈,邓愈愿领兵去石城!”

以往各地藩镇权势虽强,但根基上还都能服从受制,诸多府县还都受朝堂直接节制,江宁还能节制大部分的官员、将领的调遣以及兵马、粮秣的变更,以是朝堂之上的位置,值得争一争。但朝堂给淮东一系官员完整节制,包含卫戍江宁的兵马,也都在淮东的把握当中,不要说首辅了,哪怕头上加再多、再刺眼的头衔,也都是摆饰――这个事理,岳冷秋又如何会不明白?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