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以退为进[第1页/共3页]

七月初七为乞巧节,林缚站在会稽城头,逻骑四出,带回奢飞熊率部正大肆从萧山撤出的动静……

“指教不敢,”陈明辙说道,“奢家接连的折兵损将,疲态已显,势难耐久,朝廷光复浙西也指日可待。然毒蛇将死,犹能反噬,浙闽叛军即便从萧山撤兵,但集于富阳,犹有大股兵马,不能不防——孟义山及孟心史两位大人,托我来与林大人商讨,两军当如何联手打击集于富阳的叛军?”

入夜时,嘉兴知府陈明辙绕道赶到会稽来见林缚。

只要能包管东线防事不出沘漏,就能迫使奢家从西线寻觅机遇——林缚打的是这个主张。

林缚也是想淮东咬紧牙关,能用这么一个对两边都倒霉戍守的滞形,敏捷的榨干奢家在浙郡的军事潜力,以便入冬以后,淮东能从南线抽出一部分兵力出来援助淮泗。

诸暨与浙闽军在东线的戍守重心东阳县仅相距百里,河谷盆地地形,又使得诸暨、浦江、东阳三县之间门路开阔,大部分地区另有水路相通,彼其间援应敏捷,形成淮东军在嵊州、山阴核心等地若不占有绝对的兵力上风,很难去独攻一地。

杭州自古就是鱼米之乡,但受战事缠累,境内膏壤之县,荒废弃耕的地步十之七八,使得昔日税赋大府两年间颗粒无收,民生凋弊残破不堪。

林缚对会稽四周的舆图已经研讨了透辟,不消看到舆图就晓得高宗庭所指是那边,他低头看着脚下所铺的城砖墙,说道:“如果能够,我宁肯将萧山还给杭州……”

到会稽以后,得知浙闽军从山阴也开端撤兵南还,陈明辙非常镇静,见到林缚,开口赞道:“林大人真叫个用兵如神,三番数次叫浙闽叛军损兵折将,本日又叫他们抱恨而走……”

傅青河行礼,请陈明辙移到吊挂在北面墙壁上的挂图前,说道:“力聚则强,力分则弱,两军当通力合作,方能将浙闽叛军完整剿除——奢飞熊率部退守富阳以后,杭湖军接受的压力要大一些。我们但愿杭湖军能在富阳县西北的午潮山站稳脚根,淮东则会差遣水营战船进入钱江水道,以窥转塘……”

到午后,公然传来山阴守军撤离的动静,林缚号令敖沧海派逻骑渗入,防备山阴守军撤出时肋裹公众而走,其他的都以静观其变。

浙闽军既然弃山阴、萧山而走,淮东军就不能不领受,不然就会寒了处所权势的心,但淮东军在光复山阴、萧山两县,防地会给拉得更长,兵力会给摊薄。

“着唐复观多派小股精锐,深切渗入窥伺,主力驻守芝塘,静观其变,要防备仇敌打回马枪……”林缚大声训令,听着传令兵复述他的口令无误,挥手让他拜别,奔赴芝塘向唐复观传令去。

林缚蹙着眉头,说道:“这是头老狐狸啊!”他能推测浙闽军不敢强攻夺回会稽,但他没有想到浙闽军会如此判定的放弃山阴、萧山两地……

南屏山更靠近东侧,位于西湖南岸,与杭州城相距不远,与萧山县城隔江相望。在南屏山南麓山脚下,修造一座高出钱江的浮桥,就能将杭州与萧山连成一片。杭湖地区若情势危急,淮东军从萧山出兵进援,也会非常的便利——浮桥另有一个感化就是能节制水道。

诸暨背依东阳县,东侧是会稽山、西侧是龙门山,是地形相对狭长的浦阳江河谷盆地,浦阳江穿境而去,易守难攻。

浙闽军收缩防地,能节俭大量的开消,淮东军貌似多得两地,但防地拉长,阵势上又处于优势,将有大量兵力给陷在会稽,抽不出去。

“会稽山以北防地,兵力首要集于萧山,”林缚接过话说道,“眼下还没有确数,但水步军总数,不会低于四十营……”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