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盐银保粮[第1页/共3页]

林缚原筹算能拿十五万两银子回崇州去就满足,没想到林续文承诺给二十万两银。

上谕特准次相张协、盐铁使张晏、户部左侍郎黄锦年、鲁国公梁习等人联名上奏,在内河漕道疏浚之前,临时以两淮盐税所得之银来确保从淮口、江口经山东通往津海的粮道疏畅,运粮脚费由津海都漕运司、山东总督府、户部、盐铁司诸衙门汇合核计本钱后奏请准以随时价浮动时人称为“盐银保粮”之奏。

孙、周这些海商宗族这大半年来从津海粮道里赚了很多银子,他们早就看到海运之利弘远过种田,也都情愿将银子投入船场扩大崇州的造船范围。

返回崇州去,船队更加庞大,除了随林缚前来津海的十艘大船外,孙、周等近二十家海商将五百石以上的双桅海船都编入船队一起南行,总运力达到八万石。

至此,林缚假托守孝而潜来津海的目标便算完成了一半。

林续文笑了笑,没有再说别的,林产业前的支流还是要分歧对外的,不能失了这个底子。

等孙、周等族正式开端措置在北边的田宅业产,还将有更大量的银钱流入崇州。

高宗庭也得空去体味林缚是拿这句诗来自喻,还是纯至心生感慨以诗句相和,作揖与林缚相别,坐船分开津卫岛。

“亲兄弟、明算账,林族分作两支,你在崇州站稳脚才是底子,”林续文说道,“我也不想天下大乱,但是天下真大乱了,津海站不住脚,我也只能回东阳去……”林续点点头,仿佛听懂了,也仿佛没听懂。

盐银保粮一事,真正首要并且更实际的意义,就是将全部因津海粮道而构成海商权势更紧密的连合在一起,成为江东左军能与之结合纵横东海的坚固根底。

看着高宗庭渐行渐远的身影,林缚微微一叹,心想李卓、高宗庭不吝为朝廷鞠躬尽猝、死而后己,却不晓得张协之流会不会给他这个机遇,也不晓得金銮殿里的那位会不会将对汤浩信所用的手腕,施加到李卓的身上。

“你筹算何时返回崇州去?”高宗庭在岸头上站住,问道。

别的,林缚还从林续文那边获得二十万两银的卖米钱,此次北行,算是临时减缓了崇州的银钱紧缺危急。

受贸易量有限又多为长途的限定,也受海运危途的限定,海商更情愿多购置划子来分离风险,而不肯意将全数身家押在一艘大船上。

再说投资船场也是无益可图之事,何乐而不为?除十万两现银作为黑水洋船社的运营本金外,其他二十万两现银都将直接注入船场作股金。

林缚来津海时,以五艘津海级船、五艘集云级船构成总运力达两万五千石的船队装载两万石太湖粳米而来。

孙尚望细想这数日来风平浪静之下的狠恶暗潮,也真叫人背生一身盗汗。

林缚便在船埠上,等林续文过来。

这会儿,林续文坐船过来,与高宗庭所坐之船交叉而过,还在海上停了半晌,与高宗庭话别。

(明天红票应当能破百万了,预先庆贺一下)仲春初二,张希泯再次来到津海,此次倒是携上谕而来。

正如张协以及户部官员暗中把持京畿粮市渔利一样,林续宏客岁春末带着林记货栈多量人马过来,有林续文的支撑,成为河间府最大的粮商实是轻而易举之事。

在斥地津海粮道之前,渤海湾内部,沿山东北部海岸、河间府东部海岸行走的海船里少有大型海船。

林缚竭诚的施礼道。

此次随周、孙两家一起决定举族南迁崇州的,另有其他十七家海商,他们将与集云社以及林记货栈一起组建黑水洋船社。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