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定计[第1页/共3页]

陈韩三动机不稳,不想再做瓮中之鳖,元翰成只能将林缚视为拯救稻草,哪还顾得上杀婿之仇。

张玉伯摇了点头,说道:“陈韩三称疾卧床不起,我连他的面都没有见到,他怎能够去淮阳?淮阳来信倒提起王爷是老成慎重之人,能替当初的局势拿个主张,成心请王爷去淮阳商讨军事……”

元翰成晓得,在这些手掌兵权的枭悍之徒面前,朝廷跟宗室的严肃已然尽丧了,在他看来,林缚不见得就比陈韩三好到那里去,独一的辨别就是林缚大要上还是忠于朝廷,不会叛投燕胡,但陈韩三就太难说了。

便是诺大的楚王府也败落不堪,朱红的宅门在风灯的晖映下暗淡无光,倒有几块朱漆剥落,仿佛见证着元氏的式微。

战后,朝廷对守徐州的陈韩三防备有加,赋税供应都极其刻薄,而陈韩三为供应两万雄师,对处所又极尽搜括之能事,徐州城今后就更加的败落,底子就没有过规复元气的机遇。

“传闻陈韩三与淮东有旧怨在前,而新近投奔淮东的淮阳镇诸将跟陈韩三又有血海深仇,如何能让陈韩3、淮东两家坐下来一起谋燕虏?”元翰成问道。

“这,这……”陈韩三游移了半晌,也没有说出个以是然来,倒是马臻在一旁给他递眼色,才说道,“容我考虑一两天,想来也不急于这一两天成事……”

元翰成寂然说道:“陈将军,本王不是拿话诓你,当前危局,非奇策不能解,这也是陈将军建功立业的良机――诺大功名在前,虽有些冒险,陈将军不探手取之?”

陈韩三与马臻对视一眼,眼睛里尽是游移之色,但转眼又哈哈大笑,连病都忘了装,说道:“都说楚王爷多谋善断,是宗室巨擘,本日听楚王爷说策,韩三也是茅塞顿开,不若如许,韩三卧床难起,不如请王爷代韩三掌兵权……”

“本官愿代陈将军前去,能有挫敌锐气的士气,想必淮东也不会甘心逞强的。”张玉伯说道。

“陈韩三的功名繁华系于江宁,又非系于淮东,只要王爷包管他的功劳不会受淮东的压抑,他又有何不肯?淮东那边,当然以大局为重,不会想陈韩三挟两万精兵将徐州献给燕虏的;再者在北线主持军事的,除了林淮东以外,另有董侍郎……”张玉伯说道。

“陈将军莫要自责,战事正紧,我也是听得陈将军身材不佳,才焦急过来看望,”元翰成不管陈韩三是真病还是假病,只照着他与张玉伯商讨的事往下说,“徐州城高低数万军民的安危,可都依托在陈将军的身上,以是也就顾不得陈将军抱怨我们畴昔打搅你疗养了……”

“倘若能打了燕虏大败,不但能挫其锐气,还能解东平之围,可算一举两得?”张玉伯说道。

张玉伯看着陈韩三倒有给说动的迹象,也晓得逼迫他不得,便与楚王元翰成先告别分开。

“倘若王爷能压服陈韩三以诈降为计,共同淮东大溃燕胡兵马,其功足以封侯,如何也好过他给燕虏差遣来硬打淮东?”张玉伯说道。

现在青州败亡,残部悉归淮东,林顾分裂之事天然成了往昔的云烟――只是这时候徐州局势严峻,叫人猜不到陈韩三内心所想,楚王元翰成一时倒也顾不上旧怨重提――徐州城里,元翰成要想有个商讨事的人,除了张玉伯还能有谁?

当初元翰成也是支撑陈韩三留守徐州的,没想到这时候祸害这么深,就连王府外,也给陈韩三布了几道暗哨给监督起来,连元翰成收支王府,也遭到限定。

陈韩三做胡匪之前读过几年的书,这一番说得滴水不漏,叫张玉伯跟元翰成也找不到半点马脚。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