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劝进(一)[第1页/共3页]

宁王元鉴武也是一身盗汗,在此之前虽说贰内心很焦心,但没有想过会有别人来跟他争帝位,更没有想到在青州已经酝酿了这么大的危急。

岳冷秋与淮东之间的仇怨最深,而岳冷秋此时心机深沉、野心也大,让他做首辅,淮东今后会头疼得要叫娘。

除拥立新帝外,淮东还要考虑宁王登基今后的局面。

程余谦、岳冷秋、程余谦、王添、王学善、余心源等都是新相的候选人。

首辅的位子先让陈西言占着,陈西言将有七十岁了,也没有几天好折腾。

程余谦本也不是会节外生枝的人,他以江宁兵部尚书位拥立新帝即位,不管拥立谁,都少不了他的好处,他也是最不想节外生枝的人。

岳冷秋、张晏、刘直都是在宦海浸淫了半辈子,林续文话说得简朴,但背后的凶恶,他们全然能了解――梁太后及鲁王实际节制在顾嗣元的手里,顾悟尘想要做拥立大臣,但是仅靠顾家想拥立鲁王,力有未逮,遂将淮东与梁家都拉上来,顾家父子却没有想到林缚回身会将他们卖了个洁净

林续文将林缚的劝进表从怀里取出来献上,宁王等不得刘直帮他拿过来,一箭步分开蟠龙雕花椅,将本该呈给他一人看、实际却先给陈西言、岳冷、张晏、刘直、程余谦等人先看过的劝进表接过来,冲动到手都在颤抖!

难怪岳冷秋看到林缚的劝进表惊奇淮东会拥立宁王!

陈西言这么说定是暗指鲁王之事,而淮东又表白拥立宁王的态度,岳冷秋决定将话挑了然说,直接问林续文:“明天陶春从清河传来信报,我还没有来得及进禀宁王,清河信报提及先帝投水及晋王、秦王被俘之事,单单梁太后、鲁王从南路突围,音信全无。有人称太后与鲁王逃进了山东地界,林大人你在津海督战,可有耳闻?”

想到这里,岳冷秋心机大定,朝陈西言作揖道:“我与张大人、刘大人去见宁王殿下,是不是费事陈阁老领着林大人去请程兵部……”

程余谦就是一个墙头草,恰好他又把握着江宁城表里首要守军。淮东的态度明白,压服程余谦就简朴了,只要将程余谦拉过来,拥立宁王为帝的大局就肯定下来了。

岳冷秋与张晏、刘直三人到宁王府将事情的曲直跟宁王解释清楚,陈西言、程余谦及林续文随后就过来了。

陈西言对元氏忠心不假,但他的功利心也重,俄然间有望相位,叫他如何不镇静?

“事不宜迟,迟则生变,”陈西言说道,“宁王有孝心,是臣民榜样,但是此际,我们做臣子应劝宁王以国事为先,以免节外生枝……”

林续文奥妙到达江宁,张晏、刘直就又惊又疑,岳冷秋莫明其妙的一喊,差点将他们的胆都吓破了,内心骇然:莫非岳冷秋要废掉宁王?

岳冷秋这时候也没有争首辅的心机,政/治不过是让步,比起淮东结合梁家、顾家父子拥立鲁王,面前的局面比设想中要好得太多。

只是事情到这一步另有变数,一贯都讲究礼法的陈西言,也以为当前最紧急的是将大义名份先定下来,也不管宁王底子就没有谦让的意义,与程余谦、岳冷秋、张晏、刘直等人一并走到堂前跪下来劝进:“国事危急、江山破裂,家不成以一日无主、国不成一日无君,请殿下惘天下臣民之苦,早登大宝,鼎定朝纲……”

“……先帝复兴之志何尝,而于津海潮河受辱投水,今燕冀残糜,尽陷敌手,东南平而复叛,荆、川、湖、赣,流匪残虐,江山破裂,乱事难靖,此诚国事危难之秋也。哀先帝之亡,悲江山破裂之痛,臣缚夙夜难寐,忖家不成一日无主,国不成一日无君,宁王贤德天下广知……”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