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百三十五章 要做忠臣是要付出代价的[第2页/共3页]

“三十万人马,说得好听!”郭威摇点头,解释道,“先不说那些兵卒战力如何,只说那三十万人马,究竟有多少是把握在朝廷手中?又有多少心胸贰志?

说到这里,郭威朝四周望了望,低声道:“这些话,我也只与你们三人说,莫要别传!”

传言的那些话,只不过是敌军与政敌歪曲景将军之语,岂可当真?”

第二,军中诸将不奉号令,据营而守,各自为战,即便丢掉几个营地,题目不大,只要主营地不丢,还不至于溃败全局。如若出战,以猜疑之众对精锐之敌,不败才是怪事。

恰好景将军是行伍出身,对如何治国所知未几,频频出昏招,也就不敷为奇了。”

一起上,与郭威等众将指导江山,李风云学到了很多东西,

注3:丁忧,遵循封建礼法,父母如果归天,就要临时辞去官职,回家守孝,孝期满了再要求复职或改任,特别期间不归去奔丧必须有天子的特许才行(这类环境被称为夺情)。

如果契丹打赢了,不消说,景将军会被当作祸首祸首,送给耶律德光出气;如果契丹打败了或者撤兵了,景将军对下已经落空了军心,对上,陛下也必然因他统御不了全军而对他产生思疑和不满,离职是必然的。”

“所谓明哲保身,鲁国公(即冯道)这般做也是迫不得已,情有可原!”郭威很照顾李风云的脸面,没直接说冯道尸位素餐,只想当个安乐公。

郭威接着道:“先帝驾崩后,少主又年幼,统统的主张却要景将军本身来拿!如果只是军中的事,那还好办一些,毕竟这些年,那些事景将军都已经做惯了,即便出错,也出不了大错。”

景将军是不是要当权臣,是不是有谋逆之心,只看他肯不肯离职便可晓得!”

为将者,哪有受不起别人几句唾骂就出战者。

此处为了情节的需求,部分处所略有变动。

并且目前的情势,敌军粮草未几,不耐久战,只要相持下去,耶律德光天然会不战而退,景将军的战略并没有错!

李风云暗忖:“我只道疆场凶恶,没曾推测,疆场以后更加凶恶。这个景延广,真是窝囊,只怕他战前不肯当真备战也有隐衷。做忠臣做得这般狼狈,还不如不做的好!”

“可惜,他有疯和尚的武力,却无疯和尚的策画!”郭威又叹道,“先帝在位之时,军中统统的主张实在都是先帝在拿,景将军只需求照做就行!先帝驾崩以后……”

“他是一个非常虔诚的人,可惜,虔诚也害了他!”郭威叹道,明显,他对景延广的评价与公孙无忧、路惊鸿对景延广的评价大不不异。

拯救之恩,加上知遇之恩,让景延广对石敬瑭充满感激,忠心耿耿。

笔者以为,景延广的确算得上是五代中可贵的一个忠臣,他的跋扈放肆,也是有其苦处。,罢官的来由也很牵强。当然,景延广也做了很多错事。

面对石敬瑭的信赖,景延广也是经心尽责,一心帮手石敬瑭,做事也谨慎谨慎。更是深得石敬瑭的赏识。

后粱被灭后,景延广被后唐收编到朱守殷的军伍当中,明宗天子李嗣源即位时,因镇守开封的朱守殷(注1)桀骜不驯,不肯服从李嗣源的号令而被连累,几近要被正法。

注2:高行周(885年-952年),字尚质,妫州怀戎甲士,五代名将,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