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行每年向朝廷上缴的商税都达到十几万贯,每家商行一年都上缴万贯之多,而这还只是商税,每年十三行还会以各种名义向朝廷捐输,向天子上贡,这个更是大头。

至于上柱国,那是勋官,近似于军功劳章,是他镇守安东的功劳。

可到头连兵部尚书也没授成,这还是有些不测,他本来还想等天子授他兵部尚书后他再推让呢,这下倒也省了事。

蓝色的九头蛟旗,代表着一小我。

登州刺史带着赤山县令等一众大小官员,以及赤山港十三行的掌柜们都起家。

三年向朝廷进献一百万两银元,实际上就是进贡了五百万贯钱。

十三行的掌柜们和他们背后的长安权贵们都清楚,赤山港能有明天的繁华,十三行能有明天的庞大利润,都离不开李逍。

而来自南海的仆从也很多,很多商船从南洋驶来,满载着各式百般的乌黑的仆从,有来自交州、林邑等地的蛮夷,也有来自南海诸岛上的蛮夷,归正不管是那里的蛮夷,在那些捕奴者、贩奴者眼里,那都是有代价的。

赤山港以商贸为主,买卖量大,是以首要还是以白银买卖为主,他们利用安东钱庄所锻造的银元买卖,一枚银元为一两,实际含银八钱八,这类银元锻造标准,不易捏造,不消称量可直接按面额买卖,利用便利,兼之又有安东钱庄的银票做为帮助,利用银票乃至更加便利,这导致了现在赤山港里只见银元和银票买卖,不见中原的钱帛买卖,只要在小额买卖时才会用到钱和帛。

更何况,李逍本身也是十三行背后的店主,赤山港有很多赢利的买卖,那前面都有蓝溪李家的一分子。

赤山有十三行,不是浅显的行会,而是商行,十三家超等庞大的商行,每家商行背后都有几家乃至数十家权贵勋戚士族的结合。

船埠上,无数的人都在翘首以盼,列队欢迎。

这但是捐银,不是捐款。

而这统统,他李逍是始做俑者。

可最后给他的圣旨,正式的职事倒是秘书监兼太子詹事,两个三品职,但比起兵部尚书以及拜相来讲却还是差的远。

别的他的爵位又晋了一级,本来是乐浪郡公,而此次直接就晋升为国公了。

李逍倒早就清楚,本身不成能拜相的。

一枚银元标额一两,但因为成色好、锻造标准、信誉高档,其仍然能兑换五贯铜钱。

“大帅,登州刺史及赤山十三行掌柜都亲到船埠驱逐来了。”

“我已经正式离任安东道节度使之位了,以是别喊我大帅了。”李逍手里拿着一张卷轴。

海风掺杂着潮湿的腥咸味紧一阵慢一阵的吹向赤山港。

庞大的贸易动员了这个港口,兼之这几年海东安东道的迅猛生长,使得这座李逍指导的安东-中土转运港日新月异。

这个男人当年从长安来到这里,在这个萧瑟的小海浦树了根旗竿,三年后,这里已经成为大唐最为新兴热烈的海港了。

恰是因为这巨额的进献,才让朝廷对赤山港喜爱有加,尽力的搀扶。

“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太子少傅、太子詹事、秘书监、周国公。”

而赤山港,现在已经一跃成为大唐最大的仆从港。

或许是感觉亏欠了点,因而本来定的银青光禄大夫的文散阶,便改成了金紫光禄大夫,这是文散阶的第四级,正三品。

李逍是赤山港的缔造者,这三年来赤山的生长端赖李逍这个带路人。

船进港湾,驶停船埠。

这就是现在李逍的最新官爵阶位了,本来长安传来的风声,天子是要让李逍回京做兵部尚书,乃至传言他要拜相入政事堂的。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