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先拿北大开刀(下)[第1页/共5页]

银幕上顺次呈现的是百顺胡同、胭脂胡同、韩家潭、陕西巷、石头胡同、王广福斜街、朱家胡同、李纱帽胡同。从西珠市口大街以北至铁树斜街以南,八大胡同的气象顺次呈现。

辜鸿铭听的心中对劲,仿佛是吃了人参果,三百六十个毛孔都开了,浑身无一处不舒坦,他也哈哈笑道:“柴大总统知我,看来我曲解他了,他还是个好人!”

本校预科毕业生,大多入法科,学理科者甚少,学理科者就更少,盖以法科为退隐之终南捷径也。门生们因为仕进心热,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问之浅深,惟问其官阶之大小。官阶大者,特别欢迎,盖为将来毕业有人提携,现在我国精于政法者,多入官场,兼任传授者甚少,故礼聘教员,不得不下礼聘兼职之人,亦属不得已之举。究以外人指责之当否,姑不具论。然弭谤莫如自修,人讥我[***],而我不[***],问心无愧,于我何损?果欲达其仕进发财之目标,则燕京很多专门黉舍,入法科者尽可肄业法律书院,入商科者亦可投考贸易黉舍,又何必来此大学?以是诸君须抱定主旨,为肄业而来。入法科者,非为仕进;入商科者,非为致富。主旨既定,自趋正轨。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候不为未几,苟能珍惜工夫,孜孜肄业,则其成就,容有底止。若徒志在仕进发财,主旨既乖,趋势自异。平时则放荡嫖妓,测验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实验既终,册本束之高阁,毫不过问,对付三四年,草率塞责,文凭到手,便可借此活动于社会,难道与肄业初志大相背驰乎?工夫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且辛亥之役,吾人之以是反动,因清廷官吏之[***]。即在今曰,吾人对于当轴多不对劲,亦以其道镕沦丧。今诸君苟不于此时植其基,勤其学,则将来万一因生存所迫,出而任事,担负讲席,则必贻误门生;置身官场,则必贻误国度。是误人也。误己误人,又岂本心所愿乎?故主旨不成以不正大。此余所但愿于诸君者一也。

蔡元培担负校长的第一天,就公布条令,严禁师生瓢娼、吸毒,违者严惩不贷。不过这条禁令涓滴没有引发北大师生的重视,究竟上,这类条令年年都会有,但是向来没有当真履行过。黉舍的办理职员和传授、门生常常在八大胡同会面,相互相视一笑就各自寻相好的女人去了。乃至相互之间还交换一下,哪个女人的身子白,哪个女人的床上工夫好,议论一下山西大同女子的重门叠户、江南水乡女子的三寸莲足可充酒器???各种丑态不甚列举,却都被当作文人雅事,魏晋遗风,师生都是一笑置之。

蔡元培厉声道:“给我站起来发言!”

二曰砥砺德行方今民风曰偷,品德沦丧,燕京社会,尤其卑劣,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非根底深固,鲜不为流俗所染,诸君肄业大学,当能束身自爱。然国度之兴替,视民风之厚薄。流俗如此,前程何堪假想。故必有卓绝之士,以身作则,力矫颓俗。诸君为大学门生,职位甚高,肩此重担,责无旁贷,故诸君不唯思以是感已,更必有以励人。苟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同乎流俗;符合污世,己且为人轻侮,更何足以动人。然诸君终曰伏首案前,芸芸攻苦,毫无文娱之事,必感身材上之苦痛。为诸君计,莫如以合法之文娱,易分歧法之文娱,庶于品德无亏,而于身材无益。诸君入分科时,曾填写愿书,遵循本校法则,苛中道而违之,难道与原始之意相反乎?故操行不成以不谨慎。此余所但愿于诸君者二也。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