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得饶人处且饶人(四)[第1页/共2页]

“将军留步,郑某告别了。”

“军情局乃要务也,四哥且用心办了去,有甚需求,尽管直接来寻某便好,至于眼下的亲卫统领么,四哥就不必兼了,先着副统领凌锋代着也罢。”

“主公贤明,只是那郑家怕是对主公之言多有保存,未见得便肯就范罢?”

“兹事体大,可否容郑某详加考虑一二?”

“这个天然,给尔三天时候,过期不候,来人,送客。”

盐场一事现在尚未见分晓,公孙明自是不肯多谈,寥寥数语以后,便将目光转到了默立在一旁的公孙冷身上。

公孙冷乃是公孙瓒的堂兄公孙彦之宗子,比公孙明要年长了八岁,暮年曾游学天下,自公孙彦亡故以后,便凭借在公孙瓒府中,前番易京被破之际,他也是幸运逃出了生天,一向在幽州朋友家藏身,直到得知公孙明连番大胜之动静后,方才赶去了军中相投,因其善于剑法而疏于战阵之能,公孙明并未大用于其,而是将其安排在了亲卫统领一职上。

如果郑诚胆敢一口便答允下来,公孙明不但不会信赖,反倒会毫不踌躇地出重手措置郑家,无他,如此大的事情又岂是一言能决的,信口开河之下,必是已起了异心,留之何用?倒是谨慎考虑,方才是真有要考虑合作之心机。

“愿为主公效力,只是末将才疏学浅,却恐误了主公之大事。”

“说一千、道一万,终偿还须到手底下见真章,郑族长不知某之手腕,不信也属当然之事,某自不罪尔。”

公孙冷风俗的是江湖上的风风雨雨,对亲卫统领这么个职位,他实在并不是太合用,现在能调去主持一局,他也自不会沉沦目下这么个要职。

食盐乃是首要的计谋资本,又称第二粮食,向来不愁销路,如是换了小我跟郑诚这般说法,郑诚除了会嗤之以鼻以外,底子不会有涓滴的动心,无他,概因这等前提实在是过分古怪了些,何如这话是出自公孙明之口,郑诚就算再不信,也不敢宣之于口,只能是含混其辞地对付了一句道。

一个萝卜便是一个坑,调走了公孙冷,亲卫统领可就要缺人了――目下军中武将虽多,却都各有要职,公孙明一时候也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来顶,眉头微皱地想了想以后,本着宁缺毋滥之原则,终究还是决定先空置了事,对此,不管是公孙冷还是王贺,自都不敢胡乱置喙,事情也就算是这么定了下来……

公孙冷的忠心,公孙明自是不疑,可要说到可否担纲军情局之重担么,公孙明实在也自心中没底,何如他眼下能用的人手有限,也只能是临时先用之,不可的话,到时再寻合适的人选替代也就是了。

“就凭郑家所犯诸般恶事,放之历朝历代,都是抄家灭门之大罪,嘿,某倒是想得饶人处且饶人,就看郑家是否识相了,罢了,不说这个了,现在天下虽尚狼籍,然大的格式已是差未几定了,接下来也就该到了猪雄争霸之时,军情之要紧自是无庸置疑,某成心借此番大贩私盐之机遇,建一军情局,以统辖军情之要务,不知四哥可愿屈就否?”

遮羞布这玩意儿固然瞒不住故意人,可有终归比没有强,再如何说,一个“商贾将军”的名声断不是啥功德,哪怕公孙明本人实在并不在乎,何如他还要延揽天下豪杰为用,名声倒是决然不能臭了去的,当然了,这话实在不敷为外人道哉,他也只能是扯谈了几句了事。

王贺到任不久,并不清楚公孙范奥妙赶造多量盐场之事,心下里对公孙明所言实在也一样是当天书来听,所分歧的是他乃是主薄,所思所想都只能站在公孙明一方,自是不会直说公孙明是在胡吹大吹,只能是用合作一事来摸索一下公孙明的真假。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