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看热闹的不嫌事大(四)[第1页/共2页]

“好了,慌乱了大半天,诸公想必也都累了,叔父、子龙且请留下,余者皆各归本部去罢。”

“三人?不知主公认定的敌手是何许人哉?”

赵云虽因输了赌约而不得不在公孙明帐下效力,可却从未真正思忖公孙明争霸天下之能够,现在一听公孙明如此透露了心迹,猎奇心顿时便大起了。

“嗯,贤侄所言甚是,且就先如此也好。”

“子龙有此设法也自不敷为奇,刘皇叔其人足可称当世豪杰,其才气较之袁本初之流,实在要高出很多,若能得风,化龙亦自不难,某也一贯敬佩此人之心志,只可惜时也、命也,刘皇叔虽是几起几落不改初志,却断非可成大器之人,无他,曹丞相之才远胜刘皇叔,现在其虽身在曹营心在汉,迟早必会再寻机而起,却毕竟难敌曹丞相之局势,子龙如果去投其,少不得颠沛流浪之苦,总归是蹉跎光阴罢了。”

公孙明将公孙范留了下来,并不是要跟其剖析时势的,而是另有事情要交代,但是在此之前,他另有一事要先行处理,那便是完整解开赵云的心结。

听得公孙明这么一说,赵云的眼神当即便暗淡了下来,没旁的,刘备自起兵以来,还真就未曾真正雄起过,常常将鼎盛之际,老是惨败在曹操部下,到现在,乃至不得不投身于曹操麾下,如何看都不像是能得天下之明主,对此,赵云实在也看出来了,只不过感其知遇之恩,倒是不肯拥戴着说刘备的不是罢了。

“主公贤明。”

早在决定接管前将军的任命之际,公孙明便已通盘考虑过了时势,自是不在乎刘和为幽州牧一事,没旁的,两边本来就不成能共存,迟早要疆场上见分晓,谁拳头大,谁就有事理,与甚牧不牧的,底子没啥干系,再说了,当上这么个前将军,对突破与黑山军之间的僵局也有着不小的妙用,当然了,事涉紧急,公孙明自是不会给出详细的解释,也就只是含混地一语带过了事。

“呵,此不过是曹操老儿送来的适口之毒药罢了,有甚可喜的。”

公孙明浑然没将张燕所部的威胁放在心上,此无他,十数日前,他之以是肯听任粮尽的袁绍所部主力安然拜别,为的便是要以袁绍的威胁来管束住张燕,令其不敢私行策动守势,现在,因着曹操在此中搅事,时势看似更加庞大化了去,可实际上么,反倒成了公孙明可资操纵之地点。

“子龙,你……”

“刘皇叔与先父一贯交好,某也自当以叔父待之,然,要某割舍股肱之亲信与其,那也是千万不能的,呵,某不消看其信,便知其之用心,无外乎是要与某套友情,为其将来复兴埋下一伏笔罢了,却不知某亦志在天下,细究天下群雄,能堪某之敌手者,不过三人罢了,余者皆插标卖首之徒尔。”

“……”

“不瞒主公,云曾与刘皇叔有所境遇,相互相处甚善,前番易京告破之际,云本是想去徐州寻刘皇叔的。”

“子龙但是又想起了刘皇叔了么?”

“呵,排在第一名的天然是名为汉臣实为汉贼的曹操,此人挟天子以令诸侯,更得颍川诸多贤才为助,可谓劲敌也;其二么便是野心勃勃却时运不佳的刘皇叔,待得某与曹操争雄之际,此人必会顺势而起,如果某料得不差的话,其起事之地十有八九会下落于荆襄,以此人之能,取刘表而代之实驳诘事;至于其三么,便是江东之雄,唔,那人目下尚未绽露头角,然,将来必会化龙而起,此人便是孙策之弟孙权,天下衮衮诸雄,唯此三人可略阻某定天下之脚步,毕竟还是必成齑粉!”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