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忽悠接着忽悠(三)[第1页/共2页]

“云愿陪二公子往敌营一行!”

公孙范较着不是个能够谈大事之人,对其之表态,公孙明虽是恭谨称谢不已,但却没筹算跟其详谈,转而便冲着赵云叮咛了一句道。

公孙明都已将话说到了这么个份上,诸将们自是不好再劝,只能是齐齐应诺了一声了事……

……

虽说有些骇怪于公孙明的老辣之手腕,但是公孙范却并未多想,非常利落地便表白了尽力支撑公孙明之态度。

赵云并不清楚公孙明叔侄俩暗里里所计算出来的诈降之策,这冷不丁一听彻夜便要开战,自不免便为之一愣。

“多谢叔父成全,子龙,三千骑军便交给尔了,还请子龙多多操心则个,唔,如果统统顺利,彻夜之战便要看骑军显威风了。”

“少主万不成如此啊,袁军残暴,倘若您有所闪失,我军危矣。”

这一见赵云主动请命,公孙明心中顿时便是一热,但却并未承诺其之自请,而是言语温暖地解释了一番。

“不错,就是彻夜,待会某自打扮为军中文书,携印绶并章武郡之户籍册赶往淳于琼营中请降,以慢其心,而后趁夜击之,必可得一大胜!”

“叔父明鉴,前贤有言曰:臣不密,丧其身,君不密,丧其国。今,我军连败之下,军心士气皆难言奋发,若不以择日归乡之承诺稳住军心,却恐不战我军已崩溃大半矣,一旦被淳于琼侦知我军应对之策,大事必危,故而小侄方才会先隐而不发。”

“明儿何必如此行事,军中又不缺文书,且另着别人前去诈降也就是了。”

见得公孙明身为主将,竟然勇于冒险若此,赵云心中的感佩之意顿时便大起了,但见其昂然上前一步,冲着公孙明便是一拱手,慨然自请了起来。

淳于琼这辈子没啥特别的爱好,不管是财产还是女色,对他而论,都没太大的吸引力,唯独就爱杯中之物,恰好此番出兵之前,袁绍但是下了死号令,明白规定在完整剿除幽州军之前,军中禁酒,违令者杀无赦,更设有军法官专门卖力彻查,正因为此,这大半个月来,淳于琼可真是被憋得惨了,好不轻易收到了捷报,说是公孙瓒已死,淳于琼心下里一痛快,紧着便着人去端来了坛酒,可待得要开喝之际,俄然又想到渤水兵还在劈面盘亘着,此际喝酒明显有违军法,题目是酒都端了上来,不喝的话,心中的痒痒实在是过分难搔了些,不幸淳于琼竟为此纠结得眉头都紧皱成了个大号的“川”字……

“还请少主三思则个。”

公孙明之以是筹算孤身探敌营,并非是莽撞行事,而是不得已而为之,当然了,来由么,实在不似他所说的那般,而是初来乍到之际,又怎敢等闲信赖那些军中文书的虔诚,万一要被人给卖了,那可真就要成“三国一日游”了的。

公孙明这么一说,赵云倒是没甚言语,可沈飞等人倒是憋不住了,紧着便齐齐进言劝谏了起来。

“彻夜?”

文安县城西北四里外,翼州军大营的中军帐中,一名虬髯大汉正自盘坐在几子前,双目炯然地死盯着摆在几子上的一坛美酒,几次伸手想要去揭开封泥,却又都寂然地放了下来,眼神里满满皆是挣扎之色,不但如此,其吵嘴边更是挂着几丝晶亮的口涎,酒鬼之形象仿佛,此人恰是这支翼州军的主将淳于琼。

“明儿不是说欲行诈降之策么,为何……”

军权的交代非常顺利,本来么,渤水兵诸将中大半都是从幽州军调来的,对公孙家的豪情还是有的,固然对公孙明的年青有所猜疑,但是公孙范既是甘心让贤,众将们也自不会劈面反对,印绶一移交,军权便算是顺利移交结束了,对此,公孙明虽是心喜若狂,但却并未带到脸上来,除了将三千骑军交给赵云统领以外,并未再做别的调剂,好言好语地安抚了众将一番,又宣布不日将撤兵渤海郡,而后便即草草结束了此番大帐议事。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