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功亏一篑[第2页/共3页]

“吾所悲者,非吾也,吾母亲大人也;吾所念者,非命也,乃李黄冠之《补天录》也,念及李黄冠与袁天罡‘将此书留与后代有缘人’之心,吾本有缘,然吾惨遭苛虐、身首异地、幻然一空……悲乎?命乎?悲乎?命乎……”壮怀狠恶,悲昂尘寰,只可惜,他已是幽魂一缕,业障不成逾。

只是,我内心有些没底,现在是白日,我的进犯法门没法发挥,如果真像燕师叔所说,罗青阳尸身没有腐蚀、若变成尸变如何办?

被罗青阳冤魂附身的小兰将前尘惨痛旧事陈述到此,戛但是止,早已“呜呜呜”地失声大哭起来,当时,围在四周的另有一大群乡民,他们既听不懂我和小兰半文半白的对话,也只得在一边看热烈,见小兰时而慷慨陈词,时而义愤填膺,时而大喜为笑,时而痛哭流涕,世人早被这一幕幕逗得大乐。

我浑身一颤,没想到,这厮竟在这最关头的节骨眼上开窍了!

吃好了中饭,我让姚村长再给我找几位壮汉,挖掘那宅兆。

我一丝苦笑,看看时候,上午十一点多了,不知不觉,和罗青阳的冤魂一席对话竟然谈了三两个小时!这几个小时中,我好歹也贯穿到了南宋期间的社会晤貌微风情,感到到了惊心动魄的宫廷斗争,更得悉了一名帝王宋高宗的脾气及为人,当然,罗青阳的悲惨经历及一些玄学典范、神物也让我唏嘘感慨和猎奇神驰……只是,在终究关头,即将要打仗到了那“冤”之地点时,功亏一篑,被他给看破了!自是悔怨万分。

“在、在、在……”我立时面孔发烫,毫无疑问,我这出戏演砸了。

我轻叹一声,罗青阳平生悲剧结束,究是可哀,所谓满足长乐,射中偶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他觉得他便是李淳风和袁天罡所谓的“后代有缘人”,矢志要寻到那五颗补天神珠,殊不知他命里本无神珠之运,想他一介玄门高人,于青史亦驰名声,但他算天年地算别人,却也毕竟没法算计本身的命途,蒙受毒刑而死,死还不得安乐超升,被帝王设下的“子母煞”围困千年万载……

“恩,两枚神珠我已觅得,一枚‘雷琇珠’,我交予了我的胞弟罗乾道托管,然今千年已过,吾弟骸骨已不知葬于何方也!但我当时再三叮咛他六合神物、须好生保管,我弟最是遵我言,料来他定然将雷琇珠拜托于他先人了,石尘道兄你可到荆湖南路潭州澧陵县城去探听本地罗姓氏族,那颗我因之而死的‘地璎珠’,实在……咦,我真是胡涂!”小兰说到这里,调子蓦地一转,“尔言尔乃石尘道兄转世,我安可轻信耶?不然,我将如此玄机泄漏于你,却导致天人蒙难,我青阳子又如何当得起这个罪恶?也罢!尔若真乃石尘道兄转世,你可奉告我,石尘子身上有一处胎记,生在那里?!”

按我燕师叔的提示,必须尽快从罗青阳的尸身上拔出阴玉,将其摔碎或者暴晒于骄阳之下,怨气一消,煞自退亡。

“噫!地璎珠兮地璎珠!”小兰点头慨气不已,“石尘道兄,尔亦乃玄门之集大成者,李黄冠《补天录》乃补天奇书,留待有缘,循此书觅得‘六合风火雷’五颗神珠,再于女娲撑天之柱、五岳之首泰山大将五珠置于天极莲花神位,五行五象便能敞开六合,一补缺漏,正气昭昭,或能匡扶正道,逆转百姓气数,道兄亦能成仙登仙!这实乃万古一遇之仙缘,石尘道兄,青阳子未能完成李、袁遗言,留待于君矣!君能继我志乎?”

怜悯归怜悯,毕竟玄门中人,惺惺相惜,但是,他此时却毕竟是一怨煞冤魂,本不容于正气之世,害人无端。而要将其消灭泯没,须找到其“冤”之地点,天然,那颗“地璎珠”便是“冤”之关键。可南宋绍兴年间距今将近千年,地璎珠在罗青阳死前定然被他好生藏于某地乃至连宋高宗都未找到……要将这罗青阳的冤魂从小兰身上消灭,我必须从他口里套出来他将那地璎珠藏于那边,堪堪是,罗青阳当时在杭州被下狱,他天然将地璎珠藏于杭州,可眼下这里是安徽省的一个小山村!我越想越有些不安,当即说道:“青阳道兄运气极是惨烈,石尘子我不堪哀戚,那赵构天子老儿真是无道昏君古今罕见!卖国割地乞降,又与秦桧老贼设想谗谄岳元帅,不使黄龙成痛饮,千古之下,念之犹一腔肝火三千丈……只是,青阳道兄冤死于那‘地璎珠’之上,道兄数十年为之呕心沥血、四海驰驱,觉得倚其能够飞升,无法终受其害,青阳道兄生前将其藏于那边,我去取来献祭于道兄,亦可使道兄好能地府瞑目,早日循环……”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