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二章 :在商言商(二)[第2页/共3页]

东善商号,乃大宋第一商号,麾下的财产、买卖遍天下。

“既然洛府主势在必得,沈某也不再兜圈子。”沈东善神情一禀,直言道,“沈某是贩子,自该在商言商。我献给朝廷粮草军器,并非出于忠义,而是各取所需。比如朝廷承诺免除东善商号将来十年的赋税,再比如开通官府的船埠、驿站,供鄙人的商队来往。正因如此,沈某才会心甘甘心肠倾囊互助。敢问洛府主,你开口借我三年收成,又能给我甚么好处?”

全部东善商号大大小小的买卖全数算在一起,一年的收成减去庞大的开支,红利起码数以亿计,乃至十亿计。

洛天瑾一语中的,简简朴单的四个字却令沈东善面前一亮,眉宇间顿时出现出一抹难以名状的震惊之色。

“实不相瞒,沈某做买卖这些年,确切赚过一些小钱,不过多数是十年前的事。”沈东善苦涩道,“近十年,国运不济,天下动乱,百姓不安,我们做买卖的一样不免蒙受涉及,因此买卖一天比一天难做,赢利一天比一天困难。因为国库空虚,因此官府的税负一每天减轻,反观百姓们囊中羞怯,越来越晓得省吃俭用,贩子们夹在中间,早已是入不敷出,负重难行。再加上赃官贪吏和能人匪盗越来越多,我们若想平安然安,势需求高低办理,到处塞银子,谁也不敢获咎?”

沈东善万没推测洛天瑾竟会如此固执,当下一愣,错愕道:“贤王府高低不过两千余口,你要这么多东西怕是用不完,到头来难道白白华侈?”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洛天瑾话中有话,饱含调侃之意。

“洛府主有所不知,做买卖做到沈某这个份上,早已是身不由己,进退两难。”沈东善道,“再者,东善商号的存亡干系到数以万计的伴计,乃至他们背后数十万的家人,如果轰然崩塌,必将变成重灾。莫非我能眼睁睁地看着几十万人活活饿死吗?并且东善商号的买卖遍及各行各业,很多买卖已成为处所龙头,一旦关张,必将百业受损,官方物价激增,从而变成极大的混乱。这份罪恶,沈某千万担待不起。”

眼下,洛天瑾欲举兵起事,知之者甚少,乃至连贤王府弟子都一无所知,更何况老奸大奸的沈东善?

“哦?”沈东善将信将疑,“不知洛府主有何关照?”

“既然比年亏损,沈老爷为何还要硬撑?”

人道本贪,沈东善更是巨贪中的巨贪。他经商多年,天然对大名鼎鼎的‘丝绸之路’耳熟能详,至于此中的商机和利润,他更是垂涎三尺,求之不得。

“丝绸之路!”

实际上,天下除沈东善以外,恐怕再也找不出第二小我,能清楚的晓得东善商号一年龄实能赚多少钱?

“当然不是!”沈东善的内心快速策画着对策,无法洛天瑾的要务实在过分骇人,令其猝不及防,乃诚意乱如麻,一时理不清眉目,只能勉为其难地对付道,“凭洛府主在江湖中的名誉职位,沈某岂敢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三……三年?”沈东善瞪着一双难以置信的眼睛,愣愣地望着神情凝重的洛天瑾,语无伦次道,“沈某没有听错吧?你可知……三年收成是多少?再者,洛府主将钱借走,东善商号上高低下又该如何养家糊口?”

听着沈东善抱怨,洛天瑾一言不发,只是悄悄地谛视着他。

“洛府主……”沈东善艰巨地吞咽着吐沫,断断续续地说道,“莫非有体例让沈某去丝绸之路上做买卖?”

“哦?”对于沈东善的推让,洛天瑾早有预感,故而处变不惊,“敢请沈老爷明示。”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