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七章:抑强扶弱(二)[第2页/共3页]

“小僧愿随公主与柳施主等人同业,一起护送公主至京北大营,谨防师叔祖方才说的‘万一’。”

“看来这是眼下独一的体例。”冯天霸咬牙切齿地说道,“只是白白便宜了那群黑衣人,明显是他们闯的祸,成果却要公主清算烂摊子……不可!待我回光临安,必然向丞相大人请命,将此事彻查到底!”

“缘苦大师不愧是得道高僧,公然慈悲为怀,深明大义……”

冯天霸眸子一转,低声道:“会不会……有内奸?”

“不管他们出于何种目标,都不该逆着朝廷胡作非为。”冯天霸刚强道,“连朝廷派出的送亲步队都敢截杀,的确傲慢至极,没法无天。若不严惩这群狂徒,何故严明朝纲法纪?”

事关国体荣衰,朝廷颜面,柳寻衣断不敢等闲冒险。

“那些黑衣人在云牙镇留下血书,上写‘宁死疆场复北国,不生轻易祈蛮夷’。”悟禅回想道,“此言道出很多官方义士的心声。”

“本来如此。”赵馨心乱如麻,眼神飘忽不定,口中喃喃低语,“若能救回一镇百姓,我当然愿向忽烈讨情,只怕……”

“不错!”苏禾不成置否,“凡是徐将军和陶副将发觉到一丝蹊跷,我们也能早早地做出反应,不至于被人杀的措手不及。凭隋将军多年交战的经历,反杀他们也未可知。题目究竟出在哪儿?那些黑衣人是如何晓得我们的行迹?又是如何悄无声气地绕过徐将军和陶副将的戍守?”

“王妃放心,在蒙古大汗没有给出答复前,大宋朝廷必然不会轻举妄动。”苏禾明白赵馨的担忧,故而信誓旦旦地出言包管。

“素闻悟禅小徒弟的《易筋经》已练至如火纯青的高深境地,放眼当今武林能与之对抗者屈指可数。”黎海棠嘲弄道,“如有悟禅小徒弟同业,我们一行人中便有足足四位龙象榜的妙手,行走江湖又何惧威胁?只不知……缘苦大师意下如何?会不会嫌弃鄙人是昔日的异教弟子,因此不屑与我为伍?”

更首要的是,独一能牵出金复羽的铁证是徐广生,而徐广生已死,死无对证。是以,即便在大宋朝廷内部,也一定有人信赖他的“揭露”。

“既然馨德公主是独一的但愿,那将公主安然送到京北大营则相称首要。”缘苦纠结道,“但……眼下仍有一事比较毒手。”

此言一出,柳寻衣和赵馨不约而同地神采一变。仿佛,二人听到“将来夫君”这般字眼,内心皆遭到极大的打击。

眼下的局势足以令人焦头烂额,能设法敷衍已是万分不易。至于清查本相,在无凭无据及结果难料的环境下,可谓牵一发而动满身,柳寻衣实在不敢冒险,更不肯节外生枝,乱上加乱。

“你的意义是……”

当柳寻衣极口否定内奸一事时,黎海棠看向他的目光不由出现出一丝怜悯之意。

“此事不但仅干系到云牙镇百姓的存亡,更关乎大宋的存亡,千万粗心不得。”缘磨难过道,“你们虽是妙手,但江湖中不乏逃亡之徒,只怕你们能挡住一个、两个,挡不住八个、十个。固然江湖群雄多数心存道义,恩仇清楚,不会向无辜的公主发难,凡是事只怕万一……”

“不成!柳大人是皇上钦点的‘和亲使’,在公主与蒙古王爷结婚之前,他不能分开半步!”冯天霸果断点头,“更何况,保护将军已死,倘若和亲使也走了,又成何体统?”

“如此最好……”

“实在,京北大营距此不远,只要我们沿途谨慎谨慎一些,凭苏某的武功,再加上冯统领和黎兄弟的帮衬,保护王妃的全面应当不难。”苏禾衡量道,“我们能够乔装改扮,低调赶路,不再像之前那般大张旗鼓,或许……”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