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三十六章 百无一用是(下)[第4页/共5页]

徐凤年牵着一匹幽骑军战马,沿着驿路边沿缓缓而行。就像杨慎杏言谈当中多有保存,徐凤年当然也不会跟杨慎杏掏心窝子,他接下来要去的处所,不是大兵压境的贺兰山地,而是支撑起大半北凉赋税的陵州,更加埋没的黑幕则是徐凤年先前已经见过了王遂,徐凤年当时只带着八百白马义从,王遂领着北莽冬捺钵王京崇和数百嫡派私军,各自离开雄师,悄悄会晤。

徐凤年悻悻然没搭话。

徐北枳说道:“那就让宋大人去当凉州刺史,我只在清冷山占个闲职,一样能帮你起到制衡的结果。”

徐凤年踌躇了一下,看着入夜时分也喧哗的繁华街道,轻声说道:“徐北枳要卸去陵州刺史一职,从田培芳手上接任凉州刺史,但是徐北枳空出来的位置,宋大人你……”

徐凤年没有把话说完,宋岩默不出声,既没有透暴露愤激怨望的神采,也没有说些身为文臣只为百姓福祉不求高官厚禄的慷慨言辞。

阴暗廊道中,阿谁并不衰老的背影,略显伛偻。

这般到处哑忍行事,当然算不得畅快淋漓,更称不上任侠意气。

宋岩很不客气地冷哼一声。

徐北枳模糊有些肝火,沉声道:“一个陵州别驾,不小了!”

宋岩神采古怪,王爷跟徐北枳陈锡亮两人的干系,还真是值得揣摩揣摩。不然听徐刺史这口气,如何像是在家中争夺大妇位置的女子似的。

徐凤年还是点头,丢了个眼神给隔岸观火的宋岩。

徐凤年没有急于策马赶往陵州,堕入深思,哪怕跟那位北莽东线主帅见过了面,他也没弄清楚王遂葫芦里到底卖甚么药,明显是王遂主动要求这场奥妙会晤,但是真碰了头,王遂却没说半点端庄事情,一番言谈,除了聊了些春秋故交旧事,倒像个干系不远不近的长辈见着了还算有些出息的世侄,只不过含蓄赞美长辈的同时,老头子可没健忘自我吹嘘他当年的风采,这让徐凤年非常无法,很轻易想起那些年在清冷山养老的徐骁。期间王遂调侃离阳的格式属于一蟹不如一蟹,不管朝廷官员才调还是文人学问都是一辈一辈递加,更骂离阳两个天子都是孬种,打不过野狼就只能打家犬,不敢跟北莽死磕,就只好清算西楚余孽。徐凤年固然没有拥戴,但听着确切挺解气的。到最后,王遂倚老卖老地拍了拍徐凤年的肩膀,再无言语,就那么萧洒扬长而去。重新到尾,王遂就只要一句话切中时势关键,既然他王遂这趟西行游猎都没能够捞到好处,那么东线那边一时半会也就没谁乐意跟北凉过意不去了。徐凤年清楚白叟的言下之意,不是北莽东线断念了,因为北莽东线与顾剑棠对峙的驻军,大多是草原上的保守权势,本来就对北凉没有念想,偏向于在两辽突破缺口直逼太安城,那么王遂在幽州东大门的受阻,极有能够在北莽两京庙堂上赐与承平令和董卓雪上加霜的致命打击。

看到徐北枳盯着本身不转眼,徐凤年有些心虚,“陈锡亮打死都不肯分开流州,摆了然要在那边扎根,我实在没体例。”

徐凤年也坦诚说道:“在田培芳升任副经略使后,由徐北枳接任,这是板上钉钉的了。而流州现任刺史是杨光斗,下任不出不测是陈锡亮,也只能是陈锡亮,在经历过一系列烽火熏陶的流州,说句刺耳的,我就是情愿让宋大人调去流州,估计你也难以服众,这与你宋岩在朝本领的大小没有干系。至于幽州,无妨与你实话实说,志在疆场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