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九章 收拾当初心[第1页/共5页]

这一段,我都背得,这是在重庆,受那书店老者的开导,在证道歌上用工夫,获得的好处。

“被骗了啊,大师都被骗了啊,不该来啊,对不对呢?”

“跏趺坐时,宜顺著天然正坐,不成将腰作意挺起,不然火气上升。过后会眼屎多,口臭气顶,不思饮食,甚或吐血。又不要缩腰低头,不然轻易昏沉。如觉昏沉来时,睁大眼睛,挺一挺腰,轻略挪动臀部,昏沉天然毁灭。”

“实际提及来,初时那算得勤奋,仅仅是打妄图。到这时真疑现前,才是真正勤奋的时候。这时候是一个大关隘,很轻易跑入岔路。这时清清净净无穷轻安,若稍失觉照,便堕入轻昏状况。如有个明眼人在旁,一眼便会看出他正在这个境地。一香板打下,顿时满天云雾散,很多会是以悟道的。”

他这一问,底下的听众,有点头的,有小声说是的,也有相互低声扳谈的。

如许看来,我的疑情至今没有建议,以是不差得远啦。

氛围轻松起来,想不到,老衲人还是有点诙谐的。

“有居士菩萨发善心,出钱印了几本书,都是我以为对大师有帮忙的,散会过后,大师本身到前面去领。回到家今后,孩子问你们,到圣山去,获得甚么了吗?你们能够拿这几本书给他们看,算是一个交代,对不对?”

实在,这就是我们凡是人的状况,总想找个简练法例,如同猴子掰玉米。

从实际上说,我了解这两个字。但是实际体验中,老是找不着动手点。

“诸位同参呀,无常杀鬼,正时候要我们的命,他永不肯同我们‘媾和’的呀。快发个长远切心,来了生脱死吧。岑岭妙祖说:‘参禅若要不日胜利,如堕千丈井底类似。从朝至暮,从暮至朝,千思惟,万思惟,单单是个求出之心,究竟决无二念。诚能如是施功,或三日,或五日,或七日,若不彻去,岑岭本日犯大妄言,永堕拔舌泥犁。’他白叟家也一样大悲心切。恐怕我们发不起长远切心。故发这么重誓来向我们包管。”

看话头是个手腕,体例,不如当年,迦叶与佛祖,拈花浅笑,就得道了。话头很多,如万法归一,一归那边。父母未生前,如何是我本来脸孔,等等。但以念佛是谁,为最浅显。

说得如此详细,体比方此简练,这才是精华啊。

百丈度野狐的故事。百丈白叟有一天上堂,下座后,大家都已散去,独占一名白叟没有跑。百丈问他做甚么,他说:“我不是人,实是野狐精,宿世本是这里的堂头,因有个学人问我‘大修行人还落因果否。’我说:‘不落因果。’便是以出错,做了五百年野狐精,没法脱身,请和尚慈悲开示。”百丈说:“你来问我。”那白叟便道。“叨教和尚。大修行人还落因果否。”百丈答道。“不昧因果。”那白叟言下大悟。即礼谢道:“今承和尚代语,令我超脱狐身,我在后山岩下,祈和尚以亡僧礼送。”第二天百丈在后山石岩以杖拨出一头死狐,便用亡僧礼将他化葬。我们听了这两段故事,便确知因果可畏,虽成佛也不免头痛之报,报应涓滴不爽,定业实在难逃。我们宜时加警戒,慎勿造因。

这就是憋的,有的人,把坐禅当作体育熬炼,信奉三从一大,就形成不好的结果了。

看模样,我起重冲要破的一关,就是要发疑情。

“我在这山上守了一辈子了,也没获得甚么,你们有家可归,我是个削发人,连归的处所都没有了,比你们还不如,可叹可悲。我是个要死的人了,说几句话,不好听,但是实话,年纪大了,就啰嗦几句罢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