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英睿之谜[第1页/共3页]

“哎呀!”元钰咯咯笑着躲开,远远道,“六哥可别给我揉乱了,晌午过后我还想去校场骑马呢!”

元修一愣,这才抬起眼来,问:“父亲所言何意?”

元钰笑容明朗,脸颊上顿时生几分红润来。

华氏笑了笑,看向那小厮。

“娘,五哥可在屋里?我去瞧瞧他。”元修回身问,家中兄弟姐妹多,却唯有五哥与他年纪相仿,儿时最有话说,只是五哥身子不好,整天在屋里不出门。

相国府后园风亭外,一名美妇人被簇拥在前。

马氏过世三年,华氏便嫁了出去,她虽是后妻却贵为郡主,出身比马氏高贵很多,生下元修后,府里便垂垂没人提马氏生下的嫡子,皆尊元修为相府嫡子。

“去吧。”华氏只得笑着点头,见元修走远了,这才叹了声道,“何事这般急?儿子才刚回府就急着说那些朝事,也不让人先歇歇。”

“父亲说的是英睿?”元修怔了会儿才深思过来。

“好!有志气!”元修笑一声,又去揉亲妹子的头。

------题外话------

“娘!”元修瞥见妇人跪地便拜,甲胄撞地,其声铿然。

这日晌午,元修回了家。

这话听着仿佛真将元谦当作嫡子似的,若真如此想,这些年怎不提此事,由着元谦在府中职位难堪?现在不过是瞧着元修领着西北军,在府中职位稳了,才说此话罢了,归正说句话又不使银钱,一可示为母慈爱,又可示主母驯良,何乐而不为?

没了刺史府里的人,要在汴河治下九县百余村查一个村野之名的少年并不轻易,他只得将此事寄了家书到边关,望儿子留意此人,哪成想这孝子竟未读,还带着此人回朝受封。

“你还夸她?哪有女儿家成日想着参军报国的?”华氏瞪了元修一眼,非常无法,华家出武将,这对后代都像了他们娘舅。

元贞身后的婆子惊住,忙暗扯元贞的衣袖,二蜜斯昏聩了,今儿侯爷班师,夫人与侯爷母子十年未见,正在说话的兴头儿上,二蜜斯怎可插嘴?

朝中想建立海军,城外驻扎着的那五万江南新军合法用时,军心为重,此人在新军中很驰名誉,她既回朝便不得不封,但此人身份来路不明,是谁的人尚不清楚,要不要重用还需细细考虑。

华氏无法瞪了元钰一眼,这都怪她见儿子远在边关,身边只这么个女儿陪着,便对她疼宠了些,养成了这无拘束的性子。她叹了口气,倒也没拦,想着总比她大过年的去校场骑马好。

这时,只听有人道:“见过侯爷,给侯爷道贺了。”

元相国瞧他面色不喜,知他向来护着本身人,问道:“你可知此人参军之前入过汴河行宫?”

元修仰开端来,由母亲捧着他的脸细细端量,星眸灿亮,笑容朗朗,“娘还是儿子走时的模样,半点儿没老!”

元修还没走,听这话一愣,华氏也愣了,还没说话,便听元修道:“好,这就去。”

问安?

原配马氏身娇体弱,成日汤药不竭,结婚多年未有所出,几个妾室倒是生了一子三女,厥后好不轻易有了喜,千辛万苦保住了胎,生了嫡子便放手去了。那嫡子跟他娘一样,身子骨儿弱,成日也是汤药吊着。

元贞三姐妹忙给元修回礼,福身间环佩叮咚,个个好仪态。

“边关事忙,未看。”元修道。

“去吧,你五哥听闻你要回朝就念叨着你了,这些天一日问几次。你知他性子淡,这般顾虑你也是不轻易,今早还问你何时下朝回府,要一起出来迎你。这寒冬腊月的,他那身子骨儿,娘哪敢让他出来吹这北风?正巧你爹说你要先安设军中将士,娘便说你晌午也不必然返来,叫他在屋里放心等着,待你返来了便去给他问安。”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