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元机旅店传龙语 素壁丹青绘马鸣[第1页/共5页]

老残问德慧生道:“你昨日说来岁东北恐有兵事,是从那边看出来的?”慧生道:“我在一个朋友座中,见张东三省舆舆图,非常邃密,连村落地名俱有。至于山川险隘,尤其详确。图未有‘陆军文库’四字。你想日本人练陆军,把东三省舆图当作功课,其用心可想而知了!我把这话奉告朝贵,谁想朝贵不但毫不惶恐,还要说:‘日本一个小国,他能如何?’大敌当前,全无筹办,取败之道。不待智者而决矣。况闻有人善望气者云:‘东北杀气甚重,恐非小小兵戈蠢动呢!’”老残点头会心。

老残道:“你说得甚是,我也是这么想。当初曾经问过黄龙子。他说道:‘你说我名字俗,我也晓得俗,但是我不晓得为甚么要雅,雅有如何好处?卢杞、秦桧名字并不俗;张献忠、李自成名字不但不俗,“献忠”二字可称纯臣,“自成”二字可配圣贤。但是能够因他名字好就算他是好人呢?老子《品德经》说:“世人皆有有,我独愚且鄙。”鄙还不俗吗?以是我辈大半愚鄙,不像你们名流,把个“俗”字当作毒药,把个“雅”字当作珍宝。推到极处。不过想借此讨人家的尊敬。要知这个动机,倒比我们的名字,实在俗很多呢。我们当日,原不是拿这个当名字用。因为我是己巳年生的。看龙子是乙巳年生的,赤龙子是丁巳年生的,当年朋友随便呼喊着顽儿,不知不觉日子久了,人家也这么呼喊。莫非好不承诺人家么?比方你叫老残,有这么一个老年的残废人。有甚么宝贵?又有甚么高雅处?只不过也是被人叫开了,随便承诺罢了。怕不是呼牛应牛,呼马应马的事理吗?’”德慧生道:“这话也实在说得有理。佛经说人不成以着相,我们总算着了雅相,是要输他一筹哩?”

迸了城,先到岳庙里烧香。庙里正殿九间,相传明朝盖的阶侯,同北京皇宫是一样的。德夫人带着环翠正殿上烧过了香,走着看看正殿四周墙上画的古画。因为殿深了,以是殿里的光。总不大非常够,墙上的画年代也很多,以是看不清楚。不过是些花里胡绍的人物便了。

云幕香生贝叶经。

次日拂晓,女眷先起梳头洗脸。雇了五肩山轿。泰安的肩舆像个圈椅一样。就是没有四条腿。底下一块板子,用四根绳索吊着,当个脚踏子。短短的两根轿杠,杠头上拴一根挺厚挺宽的皮条。比那轿车上驾骡子的皮条稍为软和些。轿夫前后两名,背面的一名先趱到皮条底下,将肩舆抬起一头来,人好坐上去,然后前头的一个轿夫再趱进皮条去。这肩舆就抬起来了。当时两个女眷,一个老妈子,坐了三乘山轿前走,德慧生同老残坐了两乘山桥,前面跟着。

出了客堂的后门,向南拐湾,过了一个小穿堂,便到了南院,这院子朝南五间北屋甚大,朝北倒是六间小南屋,穿堂东边三间,西边两间。那姑子引着德夫人出了穿堂,下了台阶,望东走到三间北屋跟前,看那北屋中间是六扇窗格,安了一个风门,悬着大红呢的夹板棉门帘。两边两间,倒是砖砌的窗台,台上一块大玻璃,掩着素绢书画玻璃挡子,玻璃上面系两扇纸窗,冰片梅的格子眼儿。当中三层台阶,那姑子抢上那台阶,把板帘揭起,让德夫人及诸人进内。

走进堂门,见是个两明一暗的屋子,东边两间敞着,正中设了一个小圆桌,退光漆漆得的亮。围着圆桌六把海梅八行书小椅子,正中靠墙设了一个窄窄的佛柜,佛柜上正中供了一尊观音像。走近佛柜细看,本来是尊康熙五彩御窑鱼篮观音,非常精美。观音的面孔,又斑斓,又寂静,约有一尺五六寸高。龛子前面放了一个宣德年制的香炉,光彩夺目,从金子里透出殊砂斑来。龛子上面墙上挂了六幅小屏,是陈章侯画的马鸣、龙树等六尊佛像。佛柜两端放了很多大大小小的经卷,再望东看,正东是一个月洞大玻璃窗,正中一块玻璃,足足有四尺见方,四周也是冰片梅格子眼儿,糊着高丽白纸。月洞窗下放了一张古红木小方桌,桌子摆布两张小椅子,椅子两旁倒是一对多宝橱,陈列百般古玩。圆洞窗两旁挂了一副春联,写的是: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