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打是有力的,因为他既是作古的名流,又是先前的新党,以新打新,就如以毒攻毒,胜于搬出世锈的古玩来。但是笑话也就埋伏在这内里。为甚么呢?就为了半农先生先就是一名以“趋时”而着名的人。
(11)孙诒让(1848―1908)字仲容,浙江瑞安人,清末朴学家。著有《周礼公理》、《墨子闲诂》等。
(7)康有为(1858―1927)字广厦,号长素,广东南海人。清末资产阶层改进主义维新活动的魁首。一八九五年,他结合在北京招考的各省举人一千三百余人向光绪天子上“万言书”,要求“变法维新”,改君主独裁为君主立宪,史称“公车上书”(汉朝用公家的车子递送应征进京的士人,厥后就用“公车”作为举人入京招考的代称)。一八九八年(戊戌)六月。他和谭嗣同、梁启超等受光绪天子任用,参与政事,试行变法。同年玄月,被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固执派所弹压,维新活动遂告失利。今后康有为在外洋构造保皇会,反对孙中山带领的民主反动活动;一九一七年又联络军阀张勋拔擢清废帝溥仪复辟。(8)严复曾留学英国水兵黉舍。一八九四年中日战役后,他主张变法维新,努力于西方天然科学和资产阶层社会科学思惟的先容,翻译过赫胥黎《天演论》、亚当斯密《原富》、穆勒《名学》和孟德斯鸠《法意》等,对当时中国思惟界影响很大。辛亥反动后,他思惟逐步发展。一九一五年插手“筹安会”,拥戴袁世凯称帝。(9)朴学语出《汉书.儒林传》:“(倪)宽有俊材,初见武帝,语经学。上曰:‘吾始以《尚书》为朴学,弗好,及闻宽说,可观。’乃从宽问一篇。”厥后称汉儒考据训诂之学为朴学,也称汉学。清朝学者担当汉儒朴学,并有所生长。
(4)刘半农从一九三三年玄月《论语》第二十五期开端持续颁发打油诗《桐花芝豆堂诗集》,在《自序》中称本身“喜为打油之诗”。(5)鸳蝴派即鸳鸯胡蝶派,参看本卷第107页注(9)。刘半农初期曾以“半侬”笔名为这一派刊物写稿。
(13)“呜呼哀哉,尚飨”这是旧时祭文中常用的结束语。用在这里表示结束的意义。
===============================================================
(6)骂倒王敬轩一九一八年初,《新青年》为了鞭策文学反动活动,展开对复古派的斗争,曾由编者之一钱玄异化名王敬轩。把当时社会上反对新文明活动的论集结中起来,临摹封建复古派的口气写信给《新青年》编辑部;又由刘半农写了一封复书痛加批驳。两信同时颁发在当年三月《新青年》第四卷第三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