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味斋天字号包厢里,锦屏隔断,华灯高照,圆桌上几样简朴清素的小菜,虽格外精美,却也不见出奇。只要里手才知,这千味斋以素斋闻名,主厨是昔年宫中御厨,最不起眼的一道“白毛浮绿水”,不过是豆腐雕出薄片,盛在清汤里,也要讲究十二道工序。

李孟元不动声色地看了他一眼,心中稀有,这风骚大少那里是忙公事,清楚是同女人厮混了返来。这两日奥妙赴此公干,却一来就听闻了四少的风骚轶闻。小报写得绘声绘色,讲他迷上个绝代艳姝,如何一掷万金,如何夺美争风。

叮的一声,珍珠耳环被云漪顺手掷在妆台上,她侧身嘲笑,“这算甚么,王允献貂禅?”

方继侥忙笑道:“怪我想得不周,下午接了李次长与日本商行代表会晤,便直接过来此处。猜想你何办事件繁忙,便没叫上你。”国字脸的李孟元笑道:“父执又见外了,私底下何必提这些虚衔。您是孟元的长辈,这省长次长的称呼反倒乱了辈分。”

这一桌上好斋宴,徐惠甫倒是食不知味。那三人兀自谈笑风生,席间话题从素斋菜式说到金融行情,又从金融行情说到昆曲名伶,终究还是说回霍仲亨身上。

薛晋铭低头喝了口汤,淡淡道:“传闻先遣队只是护送伤病兵士,已提早让病院做了筹办,征用城郊堆栈做临时关照区,领受了很多伤病员。”

一向沉默的那人冷声笑了,“南边能成甚么气候?秀才造反,三年无成!”

三人相视而笑,却听走廊上脚步声仓促而至,侍卫刚说了声“薛公子到”,那门就给人哗地推开,薛晋铭仿佛来得仓猝,神采透着怠倦,不若昔日神采飞扬。

本省偏安繁华一隅,虽是十里洋场,万千风月,却入不了兵家之眼。方继侥推行明哲保身的中庸之道,从清末总督混到共和省长,安居任上多年,与薛家里外照顾,明面上是墙头草,不涉派系之争,新内阁下台也未殃及池鱼。但薛家这几年,暗里从日本人手中捞了很多好处,明显是打着中立灯号的亲日派――霍仲亨在此际俄然入城,对薛家和方家而言,不管如何都不是功德。

“教会病院?你肯定?”

薛晋铭浅笑,“天然是美国人的教会病院。”

薛晋铭在李孟元身边坐下,衣间袖底有一丝酒气,模糊带了脂粉香。

“抱愧抱愧,晚生公事缠身,来得迟了,还望方伯父、徐伯父包涵。 ”

云漪沉默了一刻,淡然道:“就这一次机遇?”

这霍仲亨倒是一起披荆斩棘,从西路巡阅使,至行省总督,加陆军大将衔,再授警武将军衔,出任三省督军。

“霍仲亨反戈一击,当真暴虐!”

“你是指……”长衫儒者神采一沉,抬高了嗓音,“南边?”

“对对,老朽昏庸,老朽昏庸!”方继侥连连赔笑,身为一方省长,也算封疆大吏,但在薛李二人面前,却卑颜之极。薛家一门权贵,老头子生前是两朝内阁元老,宗子早逝,二少身居总统府初级参谋官,三少身为陆军少将,长女嫁给了财务部次长李孟元,四少薛晋铭年纪悄悄,自日本陆军士官黉舍毕业返国,即出任本省戒备厅长要职。

霍仲亨是何许人物――出身朱门,名将以后,清帝在位时便已晋升至高阶武官,以后历经共和、复辟、内战,江山更替,王旗几度易色,多少叱咤人物仓促登台草草落寇,能始终耸峙不倒的人物没有几个。

一辆浅显军用吉普随大车一起驶来,悄悄停在门口。医护职员忙于安设伤员,得空顾及这头,守门工人已见惯军车,当即给车子放了行,转头帮手抬担架去。吉普缓缓驶入,本来宽广的堆栈大院里也变得拥堵局促,一头搭建了临时帐篷,一头用来晾晒病房床单,白晃晃一片布帛上夺目标红十字标记如同鲜血画出。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