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高敬亭之死(上)[第1页/共2页]

同年3月8日,四支队受命从湖北黄安七里坪、河南确山竹沟解缆东进抗日,中旬集结安徽霍山以西。休整后持续东进,4月尾达到抗日火线舒城、桐城、庐江、巢县、有为等地展开游击战役。

1939年初,桂系在大别山站稳了脚根,一面拖欠、剥削四支队薪饷,限定其生长;一面扩大反动武装与新四军争夺皖东,四支队堕入桂系和日军的夹攻中。

1938年以来,中心从延安、长江局、八路军武汉办事处等连续派干部来四支队事情,调和高敬亭与新四军军部和中心的干系。高敬亭对此很有冲突情感,特别对派任四支队政治部主任的戴季英(在鄂豫皖苏区与高敬亭共过事)更甚。他以为戴季英是中心派来监督他的,想方设法架空。

1938年2月,红二十八军与豫南游击队共3000多人编入新四军第四支队,高敬亭任司令员,相称于师长,与陈毅、张鼎臣、张云逸等支队司令,不但是延安党中心批准,也都是经时任百姓当局军事委员会的蒋委员长任命的,是名符实在的将军!新四军第四支队下辖4个团,占当时新四军总兵力的三分之一强。

合法高敬亭带领的新四军第四支队在抗日火线获得节节胜利和不竭生长的时候,高敬亭与王明带领的中共中心长江局、中共安徽省事情委员会之间在建立大别山按照地题目上产生了定见分歧。在长江局的一次集会上,王明、项英斥责高敬亭在大别山建立按照地是“不从命同一战线、悲观抗日”,“不准在大别山留一兵一卒”。高敬亭当场指责王明、项英是“右倾投降主义”者,两边闹翻了脸。认识到大别山军事首要性的桂系将领白崇禧,号令第五路军开进大别山。王明等高喊着“统统从命同一战线,统统颠末同一战线”的标语,帮忙五路军在大别山建立按照地。

当初,高敬亭安身于兵士土生土长,大众根本好,在地处中原、南濒长江、北临淮河,兵家必争的大别山建立按照地是精确的,但是此时情势已产生了窜改。

他对第七团正副团长杨克志、曹玉福说:这批人是来夺权的!你们遇事还是同我筹议筹议。切莫上他们的当。而毫不让步的戴季英不甘逞强,暗中和高敬亭较努力来,高敬亭则胸有成竹。

1938年11月,新四军参谋长张云逸率军部间谍营抵江北,按照中心唆使对高敬亭耐烦教诲,直接向四支队干部传达中心关于江北新四军向津浦路东敌后挺进的唆使后,高敬亭勉强率部由舒城推动,于1939年3月到达合肥众兴集。不久,他借端有病带回击枪连和间谍连。4月尾,叶挺携邓子恢、罗炳辉、赖传珠等抵江北。5月5日叶挺在庐江东汤池宣布:由张云逸任批示、邓子恢为政治部主任的新四军江北批示部建立,同一批示江北军队作战,再次号令高敬亭部东进合肥、定远、全椒地区斥地按照地。高敬亭接令后按兵不动。叶挺以江北批示部名义直接号令四支队第7、第八团东进,高敬亭不得不率队跟进。四支队达到合肥青龙场,叶挺在连以上干部会上重申中心东进号令,全部干部举手同意履行中心唆使。高敬亭被迫同意东进。会后,他迟迟不下达东进号令,军队行动后私行写信号令第7、第八团停止东进。现在,高敬亭一手汲引的第七团正副团长杨克志、曹玉福并吞金银财物后叛投桂系,激起四支队高低对高敬亭的激烈不满。这时。中共中心东南局书记、新四军政委兼副军长项英策动“反杨、曹斗争”,与高敬亭积怨很深的戴季英主持这场“斗争”,把高敬亭“居功自大”、“山头主义”等题目端出来,项英当机立断把“反杨、曹斗争”转为“反高敬亭斗争”,拘系了高敬亭以后,“反反动”、“反党”、“粉碎抗日”等政定罪名接踵而至。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