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舌战百官(1)[第1页/共5页]

乐声曲调委宛动听,昂扬而极富号令力,大鼓震天响,气势雄浑。舞女非乐而动,舞姿时而刚健,时而委宛。

罄冉见宫娥将其引至本身身侧长案,将燕云公主引向案后纱幕,微微蹙眉,撇了眼劈面尚还空空的长案,心境微动。

但是陈远虽是学问不凡,却一向苦于求仕无门,落魄得志,靠买书画为生。厥后其巧遇凤瑛,凤瑛惜其才,将他带回了凤府,这才有了入仕的机遇。

以是说青国朝臣拿此事来做文章,罄冉一点都不料外。可让她不测的是,起首提出此议的竟是凤远。

他的身后,一曼妙女子款步而来,一袭绿衫轻摇,想来便是燕云公主狄若华了。

罄冉百思不得其解,忽而一道亮光闪入脑中,她微微一笑。

见他说罢,殿中世人皆目光凿凿盯了过来,尽是锋芒,罄冉不免一笑。看来在这里她也引发公愤了呢。

众大臣自是连声拥戴,个个心机都动了起来。

罄冉一愣,接着心中一喜。

“哈哈,非是谬赞啊。这天下那个不知清华君西市怒斩贪国公一事!可谓荡气回肠啊!易大人当日所做警示百官,倡导廉洁的诗作,更是四国之下小儿皆知。”

但朝臣中多以与战国缔盟的臣工居多,且皆是元老级大臣,上面官吏自是望风而跟。

朝廷有力弹压,别的诸侯虽眼红,却不敢举兵讨伐,再者大家都看出左周欲亡,他们还图谋效仿自主,自是不会出兵。

高兮云一袭银色绣暗花长裙,走动间,身姿摇摆,明丽动听。

凤瑛笑着抬手,陪侍寺人上前一步对着殿侧乐工抬手表示。顿时殿上欢乐响起,舞伎纷繁入殿,迎着鼓乐而动。

“一别经年,陛下风采更胜往昔,本王先干为敬。”狄飒举头便是一饮,对凤瑛亮了下杯底,这才放下杯盏。

待舞伎乐工退下,凤瑛才举杯而笑,道:“歌舞诸位也看的纵情了,此番可贵四国英杰皆聚会这乾明殿。诸位皆是治国能臣,世之英杰,依朕看诸位无妨畅所欲言,相互参议治国之道,也好让本日之聚名流史册,不知砮王殿下,易将军,和诸位大臣意下如何?”

凤瑛嘴角闪过一丝玩味,点了下头,这才缓缓转开目光看向狄飒,两人相视举杯,掩袖饮下。

申时将至,满天云霞,分外妖娆,青国皇宫,乾明殿。

早便知青国繁华,大儒才子颇多。左周末年,朱氏仗着有精兵二十余万,自主新朝。

“陛下驾到!”

宫女川流不息地将热腾腾的肴馔摆上席案,殿中顿时鼓乐齐鸣,舞女退场,火红的衣裙翩翩跟着华丽乐声跳摆荡曳。一时候大殿之上其乐融融,百官交相举杯,觥筹交叉。

他原名并不叫凤远,而是陈远。父亲本是鲁国公府的一名家奴,后因盗窃府中财物,被打断了腿丢出了府。但就是如许一个不堪之人的儿子,却胸有弘愿,从小苦读诗书,发愤要报效朝廷。

缔盟以后,两国的来往不管从朝廷还是平常百姓都会变得频繁,天然在潜移默化中也就会遭到同盟国的影响。

狄飒迈下台阶,目光却不自发落在了罄冉身上。

高阶之上,摆着金龙镶边长案和蟠龙座椅,现在凤瑛虽未到,椅后却早有宫娥打起了两柄明黄日月扇,让人顿觉帝王之位的高贵和权力的至上。

如果科举,他们便再也不能坐享其成,需得如豪门后辈普通寒窗苦读。他们自不肯接管科举轨制,更不肯豪门后辈分享其盘中羹,他们更羞于和布衣站在同一个朝堂之上。

“听闻旌帝曾对百官戏言,得清华君如同周圣祖得张显也。易大人这一年多来也确切为旌国做了几件欣喜民气之事,更被百姓传以隽誉。既然陛下让我等会商治国之道,有一点鄙人便不得不向易大人就教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