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沧浪歌罢濯尘缨(24)[第1页/共3页]

普通来讲,一场大捷以后,必定要观兵御前,献捷陛下。主帅都会被召回京中,连同功臣一起遭到天子亲身赐赉的嘉奖。但宋辽之间方才达成和议,为了保全辽国的面子,以免其恼羞成怒,不宜大肆道贺。同时也免得给辽人侦知三路主帅同时回京,让河东、陕西和河北的军情又起几次——这是两府禁止皇后将吕惠卿和韩冈立即召回京中的来由。为此,乃至两人的封赏都没定下,一旦传诏封赏,两人要求入京谢恩就费事了。

吕嘉问举杯喝了一口凉汤,放下茶盏后又问章惇:“对了,明天子厚你邀我过府到底是为了何事?……但是吕吉甫和韩玉昆二人的事?明天见平章时问过了,平章还是感觉让他们在内里多留一段时候比较好。”

封闭<告白>

那等行事中允平允、不为私心而上本的御史,章惇没见过,吕嘉问也没见过。

“当二十、当五十的都有人提了。是度支司的人。”吕嘉问摇了摇沉重的脑袋,章惇猜个正着,“五枚小平钱用的钱料,就能铸一枚折十大钱。这是一倍的利。当二十、当五十的利钱就更高了。”

王莽做过的蠢事,如何能学?何况仁宗时为了应对西夏战役形成的亏空,也曾经铸过大钱,铸过铁钱,可成果也仅仅济急,折十的大钱很快就贬下去了,铁钱也只能两枚、三枚的抵一枚小平钱。

章惇沉着脸,“现在还没到饮鸩止渴的境地!”

“谁说不是?”

“没错,因为是御史台!因为他们怕!从骨子里怕!”

“为民喉舌?”吕嘉问失声笑了起来,“台谏也是自夸为民喉舌呢。这让两家如何不打斗?……一起货品!”

“杀了他也不管用。换小我来做,一样少不了要借势两家报社的耳目。两家报社也是,有皇城司通动静,现在人间都说他们是为民喉舌了。”

“嗯?甚么体例?”章惇立即诘问道。

陕西、河北、河东,三个疆场,大宋的北方全都卷进了战役当中。参战的禁军、厢军和乡兵,总数超越五十万。如此范围的一场大战下来,不管哪朝哪代,国度财计都会变成一个烂摊子。三司上面的储备,要留下很大一部分来布施河东、河北蒙受兵灾的百姓,还要对付每月的俸禄支给。人穷志短,有人动歪心机很普通。

皇城司和两大报社互换动静的事,在上层并不是奥妙。章惇晓得,吕嘉问也晓得。

吕惠卿远在陕西,章惇已入两府需求避嫌,曾布更是旧怨未了,重臣当中,现现在只要吕嘉问与王安石走得近,能经常往平章府上走。偶然候也帮章惇、王安石之间相互带个话。此时交换最多的话题,还是有关韩冈和吕惠卿二人。

绝大多数的御史,只要在实现本身的目标上,才会有为百姓说话。比如名声、人望或者是成绩感,又或是为了背景而上书。这还是好的。毕竟是有了好成果。

“真如果死伤多了,还要添一笔抚恤。”吕嘉问皱眉想了想,顿时不寒而栗,“真如果那样,我还是递辞表出外算了。换萧何、武侯来做差未几。”

章惇两根手指拈起来正面背面看了一阵,想到了甚么,神采俄然一变:“望之,莫非折五钱还不敷,还要铸更大的不成?!”

章惇抽一份报纸,就是之前他让儿子找出来的那一份,指着上面的图表:“望之,你看到这个了吗?”

普通环境下,枢密使和知枢密院事都是枢密院的主官——知枢密院事稍低半级——但二者不会同时存在。也就是说,不成能即有枢密使,又有知枢密院事。只要熙宁初年,文彦博为枢密使时,朝廷又升了陈升之为知枢密院事,这是独一的例子。现在章惇便是援引此先例,加上枢密使吕惠卿又受命领军在外,他才得以成为知枢密院事,执掌西府。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