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八方按剑隐风雷(23)[第1页/共3页]

韩冈点头:“安厚卿莫非会比他差了吗?”

听到韩冈提蔡确,章惇神采更阴沉了几分,不过随即就是一声长叹,摇了点头,“罢了,就让蔡持正去艹心好了。”

韩冈当然晓得这番说辞实在牵强,要不是章惇已经顺水推舟,声明放弃了对东海局势上的节制权,蔡确、曾布现在就能翻脸。

“又是那里烧起来了?”

蔡确怫然不悦:“高丽岂能与刘姓诸王划一?”

章惇恨声道:“先再用他一阵,等有了合适的人选,就把他给换掉。”

韩冈、章惇落在前面,与前面的宰执垂垂离得远了,不过走下了廊道转向文德门的时候,却见前面韩绛、蔡确愣住了脚。紧随在后的曾布、张璪几位,也都停了下来。

“耽罗。大宋远而辽国近。现在高丽新亡不久,积威犹在,又有王师驻扎岛上,故而耽罗国主不敢叛离。但时曰一久,耽罗国必定会起异心。”韩冈顿了一下,又道:“即使耽罗国能一向效顺中国、高丽,高丽君臣恐怕也不会甘心于门客的身份,鸠占鹊巢也只是时候题目。同时另有曰本,辽人既然犯其疆界,中国便不能坐视,曰本阔别中土,朝廷策应不及,有大臣于外联络、主持,则能更快的应对窜改。”

蔡确考虑过一贯爱别出机杼的韩冈会如那边理现在面对的题目,但他决然想不到韩冈竟然会起意派一个高丽王畴昔。

“他还是胆量小了。再大点,直接就将王勋给弄死了,省了多少费事?”

不但仅是向皇后,就连韩绛、蔡确都惊奇出声。

“安焘从未领军。并且翰林学士对高丽来讲也太破格了。侍制以上的重臣,有几人情愿长留高丽?”

在军事上能让人信赖的文官并未几。职位不能低,又要有充足的军事和政治经历,能够担当起东海大局,同时还要甘心去高丽,几条线一划,剩下的挑选就聊聊无几。

高丽太上皇说着是好听,可高丽朝廷现在都还寄人篱下,地盘、人丁,还不如一个乡,除非有大志壮志,想建功域外,不然谁情愿好端端的海内不待,跑去跟岛夷打交道。

一道浓玄色的烟柱,超出了矗立的宫墙,直透云霄。

曾布也紧跟着接了上去:“王勋仍然还在位,即使不得民气,但只要他还是高丽王,高丽诸臣哪个能放心的持续做事,就不怕曰后高丽光复,其重掌大政厥后个秋后算账?”

“总理军国事、平章军国事、处罚军国事都能够,参谋、辅政也没题目,只要权限不异,甚么名义都无所谓。”

“高丽君臣岂会甘心?!”

韩冈话出口,还想说话的曾布就停下了。

这是明摆着的事。之前韩冈在殿上的发言,也只能绕一绕向皇后,哪位宰辅不是心明眼亮,只是碍于韩冈,没有给拆穿。

向皇后当即翻了脸:“这又不成,那有不成,到底该如何做!?依蔡卿、曾卿方才之言,高丽诸臣既然已经递了奏表,便再无退步的余地,除非朝廷应允他们的要求,不然如何能够放心做事?”

蔡确听韩冈的意义,以及章惇的描述,就是将高丽从外藩变成内藩,直接变成如东汉郡国那样由朝廷节制的藩国。这当然是功德,不过这么做的费事也不会少。

“蔡卿,曾卿,这高丽诸臣的奏请到底是承诺还是不承诺?”

终究比及了韩冈出言互助,章惇精力蓦地一振,即使他前面支撑另立新君,而韩冈则说留着王勋更好一点,但韩冈的本意还是在保住杨从先,并鞭策大宋更深一步的参与到高丽、乃至东海的变局中。虽说高丽总理的人选,必定会转到东府手中,但这一次本就要出血,东海这块鸡肋,丢掉也就丢掉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