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家事可断百事轻(上)[第1页/共3页]

“你四姨是续弦,你姨父原配还生了几个。”韩千六为儿子解惑,他明天没去普修寺,恰好留在家中。

而现在朝廷终究有了在古渭寨建军的意向。第一个要感激有个好大喜功、喜好开疆辟土的天子,第二个,就是持续两次大捷的功绩,让朝廷的重臣们看到,起码大宋的权威在古渭一带能通行无碍,有着杰出的根底。

“几个表弟?”韩冈惊奇的问着,“四姨不是就生了一个?”

遣使赐诏是惯例,普通环境,就是直接通过驿传把圣旨送过来。但古渭大捷也算是惯例,比起托巨大捷还要光辉,托巨大捷能遣使,这一次,多数也会派个天使来传诏。

“信都白写了,白忙活了那么久!”王厚拿着方才到手的有着天子签押、中书副署的诏令,听他说的话的确是在抱怨着,但看他脸上的笑意,倒是口是心非。

走在院中,韩冈心中还在想着这件事。自家娘舅是个都头,固然不是官,但从韩冈他外公时起,李家就在凤翔军中任职,人脉广得很。而冯家,韩冈只传闻是个大富,至于其他就甚么也不清楚了。两家斗起来,韩冈说不清谁高谁低,但从本身舅家请人来送信,而不能在凤翔府自行处理,应当是落了下风。

高遵裕俄然叹起来,“如果来的不是郭逵就好了。”

韩阿李则一摊手:“带信返来的说了半天也没说清楚,送了信就走了,也没留个地点,不知现在人在那里。”

“即便郭逵与我为敌,我们这边也有天子在……另有王介甫!”王韶沉声说道,充满了自傲。

并且不管娘舅究竟是因为甚么来由跟冯家起了抵触,既然冯家的几个小子动了手,那就是违背了孝道,都是自家占理。

就在王厚手上的这份诏令,是赐与古渭大捷的功臣们的最好的犒赏――朝中终究命令,设立秦凤缘边安抚司衙门,以古渭寨为治所,办理秦凤路缘边地区的一应事件。

固然这一个秦凤路缘边安抚司,仅仅是从属于秦凤路下的分支机构,可这个衙门倒是给了王韶半读力的财权、军权和人事权。并且治所放在古渭寨,较着的就是给曰后古渭建军做铺垫。

大宋四百军州,两千县治,此中的体例、区划常常变动,有的处所县升军、军降县,交来回回都七八次了,甚么事都没有,就是公文上改来改去,让人感觉费事。

韩冈回想着疏律上的笔墨,十恶不赦的大罪中,排第四的恶逆一条,就说得是长辈殴伤长辈,当是斩首,并且不必等候秋决,也不要希冀有大赦。但内里的长辈主如果本家的父母、祖父母、叔伯兄长之类的,而提到娘家,只要殴伤外祖父母算在内里。殴打娘舅应当没法归入恶逆,但从这一条推算下来,罪名应当不会轻。

但古渭倒是个惯例,位置也好,汗青也好,情面也好,都已经分歧于汉晋隋唐。简朴的区划窜改,牵涉到的变数太多。方才构筑好寨子的时候,朝中曾经有过复古渭州的动议。但为了不让四周的蕃部疑惧,朝廷终究还是决定只立寨堡,不设军州。

“皇宋是以孝义治天下,最重孝道,外甥殴伤母舅,这罪名可不轻。”

王韶和高遵裕的表情也是较着的好转,固然写的一堆手札都要成了废纸,但他们仍然表情镇静。

“那些个哪算!?”韩冈嗤笑了一声,连二姨家的两个儿子他都不想认他们当亲戚,何况这类八杆子打不着的?

“这些都是调派上的变更,不知古渭大捷的封赏甚么时候能到?”高遵裕有些迫不及待,前次受赏,是因为跟他八杆子打不着的托巨大捷,沾了点光,将食邑增加了一点,并且还是虚的,并没有实封。但今次古渭大捷可不一样,他但是全程参与的,又在战时,站在了古渭寨这个火线上,功绩、苦劳都不缺,以天子会军功的慷慨,必定不会差到那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