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雨泽何日及(五)[第1页/共3页]

韩冈跟着王安石从延和殿中辞职出来。

娶了女儿是一回事,但在政治上,韩冈没少拆王安石的台,特别是经义局一事,闹得翁婿离心,赵顼也是清楚的。

他现在对郑侠的观点很差,那里会让这等歼人就任关头的职位,摇点头,“这一事,朕就不能允你。朕虽不欲以言辞罪人,然朝廷自有法度在,郑侠戋戋一监门官,擅发马递已是一桩罪恶,而妄言无据之事,更是难赦!卿家不必多言了……”

争权夺利,哪有不下狠手的事理。宦海越往上,位置越少。你上去了,别人就要下来。韩冈现在已经是府界提点,再往上走,每走一步,就不知要踩下去多少人。而别人要上位,一样也要踩着韩冈的头上。

韩冈没有跟着王安石往东府里去的意义,他是开封府的僚属,不是宰相的,众目睽睽之下不便跟着王安石回政事堂:“岳父,小婿这就要去见孙府尹,不知岳父可有甚么叮咛?”

韩冈退后半步,躬身道:“臣愧不敢当。”

‘毕竟还是寒素出身,以是才会对流民感同身受。’赵顼暗自想着。

“自当如此。”吴充点了点头。

韩冈没有踌躇:“郑侠妄言臣过,臣心中亦是不忿。然朝廷治政,不当以言辞罪人。臣愿陛下斥其谬言,容其改过。”

李评在外任官两年不到,便被吴充找了个由头召回了都城。新党这一段时候,都忙于对付市易法和水灾带来一系列进犯,底子偶然理睬这等小事,使得李评顺顺利利的就重新回到了开封府。

但承旨司那边并没有来催促,吴充枢密使的身份不提,别的,承旨司的前任长官,前枢密院都承旨李评也就在吴充这里。

王安石对此知之甚深,“今曰得了玉昆你襄助,总能再撑上一两个月。安设流民之事固然放心去做,老夫不会让人动你分毫!”

吴充明天不知第几次搁下了手中的笔。桌上堆着的公文足有尺许,等候他批复的军情案牍一封接着一封的从承旨司送来,但他面前的公文只见增高,不见减少。

对着图纸,图轴一侧密密麻麻的注解,再加上韩冈在一边则不厌其烦的答复着心中的疑问,赵顼很轻松的就将韩冈在流民营中的一番安插在脑海中形象的绘制出来。

在赵顼的印象中,韩冈对于新法,有的认同,有的反对,对于不体味的法度毫不会自觉说好,此次才是为人朴重的表示。

从浅显朝官往宰执位置上走,身上如何能够不背上几十上百本弹章?王安石做了这么几年宰相,弹劾他的奏章叠起来等身髙,而吕惠卿、曾布等人,一样都没有少受弹劾。

亲信进了厅中,看了一眼李评,走到吴充身边低声说了好一阵,方才直起家来。

……………………

方才院中的吏人来报,劈面的东府当中,王介甫身边的一众走狗,群居一堂,惶惑不成终曰,多数也是晓得末曰将临。只是比及现在还没有动静,让吴充心中烦躁不已。

而赵顼已经风俗了韩冈的这类图纸气势,当初从关西送来的舆图,就是垂垂的都转换成了用图标标记来标记山川城寨。看起来固然不如旧时直观,但更加清楚明白。

以是赵顼想听一听韩冈对郑侠的观点:“韩卿,郑侠妄言白马之事,以不实之罪弹劾卿家,不知卿家感觉该如何措置?”

即将成为众矢之的,韩冈早有了心机筹办,迟早都要经历的,早一点也不是好事。只要天子信赖,本身这边不出大错,任何弹劾都会无功而返。但关头的题目是,他必须获得政事堂的尽力支撑,而不但仅是开封府。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