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竹纸知何物(下)[第1页/共3页]

那卖灯一边倾销着,一边指着灯笼一角给韩冈看,的确能看到鲜红的印记。

摊主听得发问,赶紧回话道:“官人,这折枝百花灯一套二十五盏,只整卖,不但卖。”

郭逵拱手行礼:“玉昆,久违了。”

“平常的孔明灯,就是个纸袋子,内里用粗粗劈就的竹篾架起来,居中放上一团浸了油的粗布。点着了,只能在天上飘个半刻钟。而小人的折枝百花灯,用的是上好西河竹的篾丝,另有敬玉堂的竹纸,内里放的是上品蜡烛,点起来飞上半个时候都不会落地。这么一套,才不过三贯钱罢了,东都城中那里能寻得来?”

摊主赶紧道:“恰是小人家传的名号,现在是小人之父用着。”

注1:北宋时有关孔明灯的记录一时没有找到,但南宋范成大的《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中有‘掷烛腾空稳’一句,从这句来看,孔明灯在宋时还是存在的,能够叫做掷烛灯。不过为了行文便利,文中还是以孔明灯为名。

郭逵传闻是高丽使臣,回身就绕路往前殿罗汉堂走。此等外夷使节,做臣子的底子就不能沾边。除了朝廷专门指定随行伴随的馆伴使,不然瓜田李下之嫌,文臣武臣沾上都是个大费事。

走到罗汉堂,再往前就是三门处尽是摊点的广场,郭逵本来就不如何喜喧闹,也不跨出去,转头就筹办赏识起殿中的五百尊金罗汉来。

郭逵比起当年要见老,但神采还是,仍然是大宋军中首屈一指的将帅。见着四周闲人都向他们看过来,郭逵眉头一皱,“且陪老夫走一走。”

“一套二十五盏?”

除夕的钟声越来越近,都城中过节的氛围也更加的热烈了起来。

到了腊月下旬,大相国寺每月五次万姓买卖的曰子也就剩两次。这个时候,就是除了年节之时以及四月初八佛诞曰,大相国寺一年当中最为喧闹的时候——如果是以殿前三门广场上阛阓的热烈程度比较,就算是年节和佛诞曰,都远远比不上。

“这灯多少钱?”韩冈看了手中孔明灯一阵,终究昂首问着代价。

外层是极薄的竹纸,而内里骨架则利用着极细的竹篾给撑起来。内里是一支手指长的红色蜡烛,四周绘着精彩的花草图案。这么一盏制作精彩的孔明灯,现在就在彩灯摊前站着的年青官人手中。

能在大相国寺摆摊,摊主本身就得有些本事,眼睛也早就给磨得利了。

见着韩冈看似有了些兴趣,卖灯的摊主更加殷勤起来:“官人有所不知,这一套孔明灯,上绘折枝百花,是京中驰名的灯笼张亲手糊制,而画图的也是名师所作,是陈待诏的亲传弟子。只要小人摊子上有,别家店铺底子就找不到”

韩冈倒不管贵还是便宜,只要能飞就行。一套二十五盏固然多了些,但拿归去摆在家里也不错。连还价还价也不做,直接表示随行的伴当付了钱。付了帐,他又问着摊主:“这个灯笼张是甚么人?”

“随家严礼佛还愿来的。”郭忠孝笑意盈盈,问道:“玉昆兄也是来烧香的?”

“来见故交,趁便筹办买艘船回家。”韩冈说着让人不明不白的话,双眼则一扫郭忠孝过来的方向,顿时就发明了负手站在罗汉堂中的郭逵。

郭逵冲着他们呶呶嘴,一名伴当会心的上前去探听。半晌后转返来,道:“是高丽使臣金良鉴。传闻明天是特地来大相国寺拜佛的。”

他去太原府的任命也已经肯定,进京不过是走过场罢了。见到天子,更没甚么多余的话说。不过是将本来因故被剥去的宣徽使一职,又还给他罢了。这算甚么报酬?但郭逵还是做出一副大喜过往的态度来拜领了这份任命。他现在的职位太高,如果不加以收敛,落到狄青、曹操纵的了局不敷为奇。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