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这些年,你举荐了多少人啊?[第2页/共2页]

李祀目光深处一片冰冷,他绝对不答应朝堂之上只要一个声音。

礼部尚书闻言,当即说道:“回禀陛下,老臣为官已有四十年...”

李祀话音刚落,朝堂群臣赶紧高呼:“臣等不辛苦。”

朝堂上跪着的臣子们见到天子发怒,吓的连头都不敢抬,瑟瑟颤栗的跪在地上。

李祀走出长生殿,望向宫外方向。

李祀越想越心惊。

李祀话语冰冷,让群臣们头皮发麻。

“好了,你起来吧。”

节度使轨制,地盘兼并,科举保举制等等...

礼部尚书清楚,此次科举测验,很多豪门考生,非论见地文采,还是策画布局,远胜名单上的十位考生。

“朕没想到,竟然有人插手科举轨制?”

并非李祀粗心忽视畴昔,而是明面上的轨制底子没提到这个。

文武百官就位,天子超出群臣,坐在龙椅宝座之上。

到当时,臣子之间没法相互制衡,天子的权力迟早被架空。

“不辛苦就多跪一会。”

别说礼部尚书,就算当朝宰相,也不敢去变动。

李祀缓缓起家,走到龙台边沿:“此次科举测验殿试名单,已经出来了。”

李祀来回踱着步子,随口问道:“爱卿为官多少年了?”

李祀肝火冲天!

但是,礼部尚书听到天子这句话,内心一寒,赶紧说道:“回禀陛下,老臣为官四十年,从未保举过任何人。”

李祀要的不是这些废料,而是能帮天子管理大唐江山的人才!!

“科举轨制为我大唐提拔了多少人才,但是现在,竟然成了某些臣子的后花圃?”

群臣们顺次沿着御道两边,走入太极殿。

如果没有官员保举,那些豪门学子,将进不了殿试,能进殿试的人,都是和朝堂上的那些官员沾亲带故。

李祀问这些话的语气极其随便,连看都没看礼部尚书,仿佛是老朋友之前随便聊着天。

但是,当有一天,臣子们不再相互争斗了,统统臣子以某位大臣马首是瞻,那么天子恐怕就伤害了。

臣子们施礼高呼道。

“你们奉告朕,这大唐江山,是朕的,还是你们的?”

长此以往下去,大唐朝堂之上得不到新奇血液弥补,将会呈现一家之言...

“启禀陛下,这件事...”

他倒是信赖礼部尚书这句话是真的。

李祀微微靠在龙椅宝座上,双眼微眯。

礼部尚书说完,便低下头,等候天子的措置。

李祀心生感慨。

这所谓的官员保举,的确是在断科举轨制的根底啊...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