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细雪来[第1页/共2页]

这封信,是薛允衡一个月前在多数时收到的。

阿堵跽坐于小榻上,偷瞄了一眼车窗外沉寂的行道,鼓了鼓腮帮子,复又低头沮丧地扇动动手里的一柄小竹扇,将小火炉里的火煽得更旺了些,一面便将那双牛眼一个劲儿地朝上翻。

大陈长达八个月的干旱,令这座南边的都会亦如同北方一样地干冷,以往雪雪菲菲、温润细致的南边况味,现在再也不见,更遑论“青砖湿浅印、细雪覆苔痕”的诗情画意了。

秦素一下子愣住了脚步。

但是,便是如此粗陋的信笺,薛允衡却像是极保重,盯着那封信瞧了半晌,似是痴了。

占田复除案本身并不庞大,早便在他的预感当中,他一早便清楚地晓得,这案子背后必然牵涉着大人物,可他独一没想到的倒是,此案产生的机会缘如许地巧。

便是因为对这封信的古怪之处有些不解,薛允衡才终究决定解缆分开多数,来平城与薛允衍汇合。

东陵先生的几度赠言,向来皆是中正平和的,对将来的指向亦很明白。但是此信之意味,却极其古怪。

李玄度侧首看了她一眼,点了点头:“是,有动静了。虽不是甚么大动静,不过却有点出人料想。”

既然李玄度并不知隐堂与墨氏的详情,秦素便也落空了诘问的兴趣。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以隐堂之能,一个李玄度也一定对于得了,统统还必须比及秦素回到青州以后,根据情势再做筹算。

手中的信笺只是极浅显的糙笺纸,纸质白中泛黄,制工粗糙,页面上凸起的颗粒时而划过指腹,抚之令人不适。

中元十三年大雪骨气那一天,江阳郡最大的县城――平城,迎来了今冬的第一场雪。细碎而疏落的雪片飘飘洒洒,如春日飞絮、夏时落英,在半空里舞动着,时而被北风拂得狼籍。

薛允衡凝眉看着这封突如其来的赠言,清幽的眸子里光影沉着,似无波澜。

但是,在这个夏季,平城中赏梅踏雪的人较着地少了,倒是有很多行色仓促、呵手拢肩、来往于米粮铺子的寒族百姓,为了每一日的充饥之物而四周驰驱。

他已经保持这个姿式好一会了。

纵使这歹意并非针对的是薛家,在收到信的最后,薛允衡仍旧很有些不适应。

“颍川那边也查到动静了?”她问道,面色刹时变得冷凝。

李玄度的语声此时忽又响起,只他听道:“除墨氏以外,阿素请那人帮手刺探的动静,也有了一些端倪。”

如许的夏季,最宜于守在家中,将红泥炉子点了,再温上一壶青梅酒,煮酒赏雪,阖家围炉而坐,共同明白冬时特有的那种舒畅。

她对隐堂实在太熟谙了,而她借紫微斗数之口,将隐堂这个大动静卖给李玄度的目标,也并不纯真。

阿堵好轻易将白眼翻了个够,便又不情不肯地去看炉火,心中直是非常哀怨。

远了望去,平城特有的黛瓦白墙如一张失了水分的画,干巴巴地遍及四周,大片的屋顶都积了雪,也只是薄薄的一层浅白罢了,并不显很多厚,倒是耐久不化。

秦素的心立即提了起来,沉声问道:“还请李郎赐告。说到底这也是我秦家之事,我想听详细的内容。”

“好。”李玄度答了一字,复又探手向她发上拍了拍,语声温和:“阿素也勿要太急,事情还在查,我这里拿到的也只是第一波的动静罢了。”

空旷的雪野之上,大片的雪花纷繁扬扬,一高一矮两道身影渐行渐远,而留在他们身后的两行足印,亦垂垂被大雪掩去,终是了无陈迹……

一念及此,薛允衡凤眸中的沉着便作了冷意,唇角微微一勾。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