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真当自己是蓟辽总督嚒?[第2页/共4页]

为此,他们才向洪承畴急报中路战事,但愿能够获得一些声援,尽快冲破清军虏骑的军阵,与祖大弼所部汇合一处。

他俄然抬头望向天涯,在心中暗想:“这莫非皆是天意吗?莫非统统,在冥冥当中,都早已必定。”

可疆场情势瞬息万变,就在方才王廷臣又发来一封急报,山海关总兵马科已率部东来,与王廷臣合兵在一处,其山海镇兵马只余半数。

…………

可惜,毕竟还是未能冲破清军围锦防地,贰心中尽是不甘,却又无可何如,望着前面蒙古正白旗固山额真伊拜的龙纛大旗,大声吼怒道:“撤,我们往南关那边去。”

如此,或可吸引多尔衮之重视,以减轻长伯将军那边的些许压力。”

洪承畴此前接到的前屯卫总兵王廷臣军报,言其已与宁远军摆布营汇合一处,虽劈面贰鞑子与蒙古正蓝旗的鞑子非常凶悍,但已不敷为虑,待马力稍有规复,必能持续北进,度太小凌河与宁远军汇在一处。

他旋即又弥补道:“别的,再派人往宣雄师中传令,要张诚、王朴通力合作,尽速冲破阿济格的阻截,进兵锦州南关。

王之桢察言观色,他虽耳入耳得洪承畴如此说,但细看其面上神采未有明显窜改,但眉头倒是不经意间皱起。

洪承畴闻言,不由脱口问道:“既是张诚亲临战阵批示,何故未能冲破奴贼战阵?”

固然,吴三桂在军报中并未火急讨援,但其也言宁远兵马必尽尽力与奴贼鏖战,只望督臣妥为运筹,为全局计。

王之桢边说话边斜眼偷看这蓟辽总督洪承畴的反应,固然他因前时在杏山堡遭到张诚礼遇,是以心中痛恨,到处寻张诚小脚,与之作对。

李嵩也是点头晃脑的持续说道:“可陈仲才如果移师他去,正红旗鞑子必然往东攻来,我总督行辕与吴、曹两位总兵的火线大营,便无险可守。”

“确是如此,陈仲才不动,正红旗鞑子攻不过来,起码还可包管中军无险,护住宁远军与曹变蛟的火线大营。”

伊拜,满洲赫舍里氏,全名叫赫舍里·伊拜,其祖上世居斋谷,他本来附属满洲正蓝旗,黄台吉称帝后,因功被授予蒙古正白旗蒙古固山额真之职。

“王总兵的上一份军报,还是半个时候前收到,其在军报中言:渡河后,与劈面汉军、朝鲜军鏖战,奋力将之击退,胜利篡夺北岸。

谢四新略有游移,过了一会,才说道:“宣府军远途急行,或许其守势还未展开,说不定过未几时,便有新的战报传来。”

他停顿了一下,才不无担忧地持续道:“恐怕长伯将军那边压力陡增,必定凶恶万分。”

只不过,渡河后即遭到奴王阿济格镶白旗鞑子堵截,这阿济格夙来悍勇,确是有些难敌,宣雄师若想有所冲破,怕是伤亡不会小。”

他接着又问道:“张忠平那边,可有回报?”

如此一来,多尔衮必然分兵往救,则长伯将军那边亦可减轻些压力,或许还能有所冲破,也未可定!”

另有奉告张诚,若奴贼势盛,正面不好冲破,也可考虑从侧翼绕过,出一支奇兵,进抵锦州之南,共同祖大寿破开奴贼围堵,打出一条通道来。”

洪承畴眼中闪过一丝冰冷的光芒,正待说些甚么,但随即便看到亲信幕僚李嵩在向他悄悄点头表示,忙改口问道:“对于马保中一事,王朴可有何说法?”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