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首战告捷[第2页/共2页]

此时,总督洪承畴的中军大部才过连山,正在赶往塔山的路途中,当得报已解了杏山之围,前锋刘肇基部更是斩首鞑贼差未几五百余级,顿时全军奋发。

大捷的塘报传到京师时,全城沸腾,崇祯天子亦是大喜,立擢刘肇基为署都督同知,战后兵部还会有议赏,而杨国柱策应有功,一样圣旨嘉奖不等。

公然,杏山堡内缉获的鞑贼旗仗军器铠甲堆了一地,四百七十八颗鞑贼首级也都摆在一起,世人见到了这些首级,无不雀跃,一时候军心大振。

紧接着,张若麒又与蓟辽总督洪承畴商讨向京师报捷之事,他们逐字逐句考虑后,立即派一队亲兵快马向京师报捷,露布以闻。

不过,洪承畴与张若麒都以为,初战大捷,奋发军心才是最首要的,毕竟真逼真切的鞑贼首级摆在这里,那些细枝末节就没有需求过于叫真了。

要卖他这小我情,那就全须全尾的卖个大情面!

在各方默契共同之下,刘肇基虽有小过,大家也都是略过不表。

…………

实在,这里便另有杨国柱的一份功绩,但在刘肇基的飞传捷报中,倒是将之淡化了。

蓟辽总督洪承畴与总监军张若麒等人听到我军大捷的塘报后,相顾大喜,随军而进的各位总兵各大将也是一样大喜,初战大捷,这但是一个好兆头啊!

当日,辽东总兵刘肇基向蓟辽总督洪承畴飞报大捷,宣镇总兵杨国柱附议。

洪承畴也觉刘肇基虽勇气可嘉,但该部一番大战后,也需稍作修整,更何况麾下诸镇兵马云集,也不能叫刘肇基把功绩都给占了去。

这此中是否有轻敌浪战之嫌?

看着刘肇基期盼的眼神,杨国柱略作深思,便即同意,一样作为一镇总兵,他天然是晓得军功对于一个武将的首要性,不但承诺为他打保护,更不要他多分鞑贼首级给本身。

此时,明军马队大部,都已聚在杏山城外各处安营,步军辎严峻队,也正往这边急行而来,另据哨骑探报,鞑贼一部仍在猛攻松山堡城,已有多日,现情势非常危急。

总监军张若麒亲身了局一一核验后,确认全为真鞑首级,立时给刘肇基记上一大功,杨国柱因及时救济友军得力,也是一功。

心切之下,再加杏山仍在明军手中,鞑贼前锋已被驱退,路途无忧,便加快行进。

早在宁远军议时,张诚便多次提示,非论各官各将,或是总督洪承畴本人,现在,都以为杏山北面长岭山极其首要,是以,该山岭之地,便是大家巡查的重点处所。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