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一章 假降[第2页/共2页]

几人皆道:“愿往!”

“前有嬴贼限我三个月献降,后有东虏欺我无根之萍,令我进退维谷,难以定夺。现在三个月将满,而东虏又至,诸位,该如何是好?”

两日驰驱,便是八旗精兵,也不免怠倦。

说到这里,堂下一些将官、祖大寿,模糊已经明白过来。

等祖大寿拜别,吴三桂深深的吸了口气,道:“在坐皆是我亲信,其间动静务必不能泄漏。走出此厅,一个字都不要说出去!”

然后道:“我需求人代我去山海关一行,谁愿去?”

宁远。

道:“阿巴泰全军淹没,图尔格大败亏输。我不知那夏王用的甚么手腕,但如此成果,可见东虏在夏王面前,没有放肆可言。向来中原一旦有新朝建立,周边鞑虏便再无嚣狂的机遇。夏王尚未立国,便已击败东虏,可见其强,非同平常。”

吴三桂暴露一丝怠倦的笑容,转眼即逝,道:“好吧。我日思夜想,的确有些设法。”

便派一人,悄悄出城,奔山海关而走。

幸亏有包衣主子,很快建起营帐,安设下来。

没了军队,只要三五人,就能杀了他吴三桂。这是保命的本钱,吴三桂舍不得放下。

而满清国力未及,这里尚将来得及开辟、修复。

又道:“东虏时隔三月便出兵来攻,动静说是举国之兵。可见东虏对夏王之顾忌,深切骨髓。夏王占有中原,新新之势兴旺,东虏必非夏王敌手。然夏王刚硬,收编军队不分来由,若直接降了夏王,未免一无统统。由是我想到一个战略。”

统统的祸首,都是夏贼。复仇,是豪格独一的信心。

但豪格不觉得意,他晓得多尔衮是甚么意义,但没有一丝反对就来了,他要为黄台吉复仇,要证明满清精兵永久是不成敌的存在!

豪格到达锦州以后,派出逻骑先行,主力则驻扎于锦州,筹算休整一夜。

他也晓得鞑子大败以后不过三个月就出兵来攻的意义,就是要趁嬴翌安身未稳之际,与之分个胜负,决出国运。再如何也要把嬴翌打残,为东虏赢取喘气之机――比方辽之于宋,东虏的企图,最次也要赢出个辽与宋的局面。

这时候投东虏,何其笨拙?

坐鄙人手首位的祖大寿开口了。

祖大寿站起来,抚掌笑道:“长伯有此定夺,我心甚慰。”

“我两万五千兵马,人吃马嚼,就将近对峙不住了。东虏与嬴贼逼迫甚急,何故决定,请诸位教我。”

祖大寿走出门槛,道:“东虏举国之兵,内部必然空虚,机遇有的是。不要小瞧了你娘舅!”

是以豪格只剩下五十八个牛录,在八旗当中,算是强大的一旗,但较之于此前衰弱了很多。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