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5章 刘禅的心思[第1页/共2页]

刘禅微微地苦笑一声,摇点头道:“朕的身材,朕很清楚,朕能坐到这洛阳的皇宫当中,已经是托了文宣你的福,朕也想着能够在洛阳君临天下,只可惜天不相佑,朕大限将至,恐怕是有力回天。”

刘胤暗自地思考着,想要窜改刘禅的设法,可不是一件轻易的事,并且就算是刘胤开口,也必必要讲究一点技能性,不然,是很轻易触怒刘禅的。

那知刘禅倒是悄悄地摇了点头,说出了一番话,这番话,直把刘胤惊出了一身的盗汗。

刘胤道:“皇伯父,汉室倾危,小侄身为刘氏子孙,自当责无旁贷,虽肝脑涂地,亦万死不辞,些许微功,又何足道哉,何况皇伯父已封小侄为大司马,官居一品,皇恩浩大,小侄岂敢再要甚么封赏。”

“诺,皇伯父。”刘胤顺着他的意义称呼道。

刘胤不由悄悄称奇,如果不是亲耳听到出自刘禅之口,打死也不信赖这话竟然是从他嘴里说出来的。汗青上的后主刘禅做了一世的平淡之主,到头来,草率地投降了邓艾,将蜀汉的大好国土拱手让与别人,本身则是没心没肺地去洛阳当了一个“其间乐不思蜀”的安乐公。

刘禅对劲地点点头,道:“你父王比朕小七岁,从小我们便是手足情深,兄弟敦睦,只可惜你父王英年早逝,寿祚不永,常常思及,朕便是肉痛不已。你与辑儿,虽是皇侄,朕也是视若己出,现在看你们终成我大汉之栋梁之臣,朕心甚慰。文宣,此番你建如此不世之功,朕都不晓得该如何封赏与你了。”

刘胤游移了一下,不过他还是顺从了刘禅之意,半坐于龙榻边上,道:“臣闻陛下龙体不佳,顾虑之甚,不知陛下感觉是否好了一些?”

如果刘禅真的有这个意义的话,那么刘胤必然不能坐视不睬,就算非论他和刘谌的干系,单单是为了制止吴国天子孙皓的悲剧重演,刘胤也毫不能听之任之。

至于刘虔,他是诸皇子中春秋最小的,当时刘胤北伐出征之时,刘虔还只是一个未及弱冠的少年,现在就算是成年了,但其脾气脆弱,为人木讷,很早就被人踢出了皇位担当权的争夺之列。

现在竟然能说出这么一番心忧社稷的话来,倒让刘胤是大跌眼镜,这十年不见刘禅,难不成他的智商另有明显的进步?或者说他本来就是一个扮猪吃虎的狠角色,只是长于假装本身罢了。所谓的乐不思蜀,也不过是刘禅明哲保身的大聪明,正因为他用心肠装胡涂,才气在铁血手腕的司马昭部下安享暮年,寿终正寝。

刘禅的脸上,微微地暴露些笑意,叮咛身边的两个近侍寺人将他扶了起来,拍了拍龙榻,道:“是文宣啊,来,到朕的身边来。”

刘禅摆摆手,道:“戋戋一个大司马,又如何能抵得上贤侄的惊天纬地之功,这十年来,你开疆拓土,为大汉的江山社稷立下过多少的丰功伟绩,如果没有你,朕都不晓得在那儿当这个亡国之君呢。你的功绩,朕当然要赏,不但要赏,并且还得重重地赏,大大地赏才是。”

刘胤大惊失容,道:“皇伯父何出此言?洛阳宫中,皆有前晋之太医无数,皆医术精美,皇伯父皆可放心用之。”

刘恂自不必说,荒淫残暴,娇纵残暴,如果真的让来担当皇位的话,那么蜀汉江山社稷是足足地倒了八辈子的大霉。刘胤一手打下来的大好国土,将会在他的手中给败光掉。

刘禅摇点头道:“朕的身材,朕天然晓得,存亡各有命数,谁也不成强求。先帝寿祚六十有三,朕本年已是六十有七,已超先帝四岁,虽死无怨矣。朕只是担忧百年以后,这江山社稷谁来担当,如果所选之人不当,导致江山沦丧,朕地府之下,又有何脸孔去见先帝?”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