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突出重围(上)[第2页/共2页]

敛兵聚谷之计是姜维考量了好久的一个打算,能够说这个打算的每一个细节姜维都几次地考虑过,事无大小。料无遗算,姜维对这个计划极其地自大,也很少有人质疑,刘胤作为一个京畿之官,从未参与过火线作战,却竟然敢质疑他的方略,让姜维非常不悦,何况看刘胤的年纪,也不过才二十多岁,一个黄口孺子。也敢遑论军事?

不过幸亏姜维对刘胤的印象不错,昨日在朝堂上刘胤行事判定,为姜维解了围,以是姜维并没有把不悦挂在脸上。反倒是很有耐烦地给他解释道:“刘右丞未曾亲历火线,不知汉中之山道险要,我军多次北伐无功,并非输于军仗而是输于后勤,粮草不济,辎重缺失。只能是操纵速战,而魏军以逸待劳,以高垒深壕相拒,是以自武侯伐魏四十年来,固然小胜,却未得寸土。姜某敛兵聚谷之计,正所谓易势耳,逆魏南征汉中,亦要超越秦岭栈道,交战之兵越多,所需粮草辎重供应便越大,而栈道转运之艰巨的承担便扔给了魏军,只要在各处谷道当中调派小股游击之军,不竭滋扰其粮道,进入汉中的雄师必定因为粮草供应不济而受困。汉乐阳安乃汉中险隘,颠末量年构筑,虽称不上固若金汤,但也足以抵挡十倍敌军围攻,魏军远道而来,又不成能照顾投石机冲车床弩等重型攻城东西,仅凭蚁附攻城,想要拿下这三座坚城,那不过是痴心妄图。魏军进入汉中以后,我军只需坚壁清野,待敌粮尽退兵之际,我军合力追之,岂无大胜?”

敛兵聚谷?刘胤在心底当中悄悄嘲笑,固然姜维称得上是军事大师,但这个汉中防备体系却有着一个致命的缝隙,从后续的汗青过程来看,钟会对汉、乐二城围而不攻,集合兵力攻打阳安关,而阳安关的失守导致了全部汉中的防备体系终究崩塌,姜维最后也不得不放弃汉中,退守剑阁。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