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激浊浪兮风飞扬[第1页/共6页]

顷刻间,从肃天门外广场之上,到殿前御道两侧以及金台御幄下东西檐柱之间,近千名文武百官同时叩跪,本来四周窃保私语的场面顿时变得鸦雀无声,庄严非常。

中枢亏空查得顺利,致远殿龙案之上很快堆满了大臣请罪的奏疏。夜天凌明显对这些东西并无兴趣,全数发还通政司,真正让他体贴的是入驻各州的监察御史们每隔三日八百里快递入朝的奏报。

夜天凌蹙眉:“刘光余,你为何擅离职守,前来见朕?”

润玉般的声音,清若流水,缓似清风,淡淡响起在大殿冷凝的氛围中,令人浑身一松。沿着那声音,是一双温文尔雅的眼睛,眼梢轻挑,正对上皇上的目光。

昊帝冕冠衮服,登临御座,淡淡垂眸之间,众臣叩首,山呼万岁之声响彻入云。御座前玄色广袖微抬:“众卿平身。”

“臣谢陛下隆恩!”几位老臣接踵出列,伸谢圣恩,龙阶之前高冠朱缨、皓首白须,一片颤颤巍巍。卫宗平内心又往下沉了几分,穆元等人都是与湛王干系密切的老臣,在朝中说话极有分量。面前皇上几句温言话语,一番宽仁体恤,实则是将他们逐出朝堂,这无疑是大大减弱了湛王的影响力。他看往湛王,湛王那温朗的面庞之上亦没法掩抑地掠过了一丝阴霾。

“你有何贰言?”半晌以后,皇上缓缓开口。

这便是默许了湛王的请奏。对视之间,湛王眼中明光微耀:“如有分毫不对,臣任凭陛下措置。”

夜天凌听了这话,唇角那丝笑意缓缓加深,点头道:“朕本日得莫先生入朝辅弼,实为一大幸事。太上皇昔日所用的股肱老臣,朕都一样恭敬。日前中书有表,翰林大学士穆元、弘文、孙普等几位老臣已年逾古稀,仍旧每日早朝,非常辛苦。朕心不忍,特许他们一月一朝,赐座太极殿,免跪叩之礼。”

夜天湛神采一白,心神突然定下,他反应极快,当即道:“臣以微薄之力,也愿替太上皇及太皇太后偿清款项。”

现在莫说自天都调粮根本来不及,便是来得及,国库一时又到那里去筹措这么多军粮?夜天凌几近立即便往湛王看去,若不是因为亏空,定州怎会出如许的乱子?

这话如一块巨石,重重掷进本来便波澜暗涌的水中。文武百官闻言震惊,殿前哗然一片。

卫宗平心头一凛,半晌以后,他拱手出班,上前奏道:“陛下,齐商自圣武朝始便入主户部,夙来行动端谨。户部亏空虽确有其事,也不能全怪在他身上,是否应当贬黜,宜再参议。再者,钦天监任务严峻,俄然将乌从昭调至礼部,一时也难有合适之人接任,还请陛下再行考虑。”

湛王有条不紊地奏道:“陛下,各部的账目烦复繁多,正考司建立日短,想必对此中有些环境并不是很清楚。据臣所知,方才说的几笔亏空实际都有去处。第一笔一百七十二万,是圣武二十二年永、和两州通汶江渠,工部预算不敷,由户部追加补齐;第二笔八十五万,是圣武十七年东州蝗灾,颗粒无收,曾自中枢拨粮施助;第三笔一百四十万,是圣武十九年安定东突厥以后,临时拨往边城的军费,与此不异,前面还另有两次北征,共比预期多耗库银近三百万。比来的一笔是圣武二十五年为驱逐吐蕃赞提高景盛公主东来中原,礼部及鸿胪寺筹办典仪的实际花消,数量未几,大抵只要四十万摆布。再者就是京隶瘟疫、怀滦地动两次天灾,太上皇当时曾下旨出内币赈灾,这笔钱实际上是由户部先行垫付……”他层次有序,缓缓道来,斯惟云方才所奏之事几近无一疏漏,天朝这些年的政情皆在胸间,信手拈来。有些不熟财务的大臣不免一头雾水,但明白的却已经听出此中关头。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