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五章 剑荡群妖[第1页/共2页]

一体纯阳喜朝阳,阴魔不敢逞强梁。须知水胜真经伏,不怕风雷闪雾光。

三藏、八戒、沙僧方才觉悟,各谢不尽。少顷,太阳高照,却移经于高崖上,开包晒晾,至今彼处晒经之石尚存。他们又将衣鞋都晒在崖旁,立的立,坐的坐,跳的跳。端的是——

一阵风,乾坤播荡;一声雷,振动山川。一个闪,钻云飞火;一天雾,大地遮漫。民风呼号,雷声狠恶。闪掣红绡,雾迷星月。风鼓的尘沙劈面,雷惊的豺狼藏形。闪幌的飞禽叫噪,雾漫的树木无踪。那风搅得个通银河波浪翻滚,那雷振得个通银河鱼龙丧胆,那闪照得个通银河完整光亮,那雾盖得个通银河岸崖昏惨。好风,颓山烈石松篁倒。好雷,惊蛰伤人威势豪。好闪,流天照野金蛇走。好雾,地痞长空蔽九霄。

他四众检看经本,一一晒晾,早见几个捕鱼人,来过河边,昂首瞥见,内有认得的道:“教员父但是前年过此河往西天取经的?”八戒道:“恰是,恰是,你是那边人?如何认得我们?”渔人道:“我们是陈家庄上人。”八戒道:“陈家庄离此有多远?”渔人道:“过此冲南有二十里,就是也。”八戒道:“师父,我们把经搬到陈家庄上晒去。他那边有住坐,又有得吃,就教他家与我们浆浆衣服,却不是好?”三藏道:“不去罢,在此晒干了,就清算找路回也。”那几个渔人行过南冲,恰遇着陈澄,叫道:“二老官,前年在你家替祭儿子的师父返来了。”陈澄道:“你在那边瞥见?”渔人回指道:“都在那石上晒经哩。”陈澄随带了几个耕户,走过冲来瞥见,跑近前跪下道:“老爷取经返来,功成行满,如何不到寒舍,却在这里拨弄?快请,快请到舍。”行者道:“等晒干了经,和你去。”陈澄又问道:“老爷的典范、衣物,如何湿了?”三藏道:“昔年亏白鼋驮渡河西,本年又蒙他驮渡河东。已将近岸,被他问昔年托问佛祖寿年之事,我本未曾问得,他遂淬在水内,故此湿了。”又将前后事细说了一遍。那陈澄拜请甚恳,三藏无已,遂清算经卷。不期石上把佛本行经沾住了几卷,遂将经尾沾破了,所乃至今本行经不全,晒经石上犹有笔迹。三藏悔怨道:“是我们怠慢了,未曾看顾得!”行者笑道:“不在此!不在此!盖六合不全,这经原是全全的,今沾破了,乃是应不全之奇妙也,岂人力所能与耶!”师徒们果清算毕,同陈澄赴庄。

庙门红粉腻,多赖施主功。一座楼台今后立,两廊房宇自今兴。朱红隔扇,七宝小巧。香气飘云汉,清光满太空。几株嫩柏还浇水,数干乔松未结丛。死水迎前,通天迭迭翻波浪;高崖倚后,山脉重重接地龙。

那庄上人家,一个传十,十个传百,百个传千,若老若幼,都来接看。陈清闻说,就摆香案在门前迎迓,又命鼓乐吹打。少顷到了迎入,陈清领百口人眷俱出来拜见,拜谢昔日救女儿之恩,随命看茶摆斋。三藏自受了佛祖的仙品仙肴,又脱了凡胎成佛,全不思尘寰之食。二老苦劝,没何如,略见他意。孙大圣自来不吃炊火食,也道:“彀了。”沙僧也不甚吃,八戒也不似前番,就放下碗。行者道:“白痴也不吃了?”八戒道:“不知如何,脾胃一时就弱了。”遂此收了斋筵,却又问取经之事。三藏又将先至玉真观沐浴,凌云渡脱胎,及至雷音寺参如来,蒙珍楼赐宴,宝阁传经,始被二尊者索人事得逞,故传无字之经,后复拜告如来,始得授一藏之数,并白鼋淬水,阴魔暗夺之事,细细陈了一遍,就欲拜别。那二老举家,如何肯放,且道:“向蒙救拔后代,深恩莫报,已建立一座院宇,名曰救生寺,专奉养香火不断。”又唤出原替祭之后代陈关保、一秤金伸谢,复请至寺旁观。三藏却又将经包儿收在他家堂前,与他念了一卷《宝常经》。后至寺中,只见陈家又设馔在此。还未曾坐下,又一起来请;还未曾举箸,又一起来请,络绎不断,争不上手。三藏俱不敢辞,略略见意。只见那座寺果盖得划一——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