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皇帝,你到底跟谁一伙![第1页/共4页]

攻入襄阳的清军在杀了李自成后到处征集粮草,不晓得是不是在为攻打武昌做筹办。如果是的话,等清军真的杀到,他想走也来不及了。

“以大帅之军威,有太子之大义,何愁大事不成!”

左良玉是真正视袁继咸,见他不肯同业,便劝道:“先生何必如此过虑?太子法理伦序第一,今既脱难,我等身为先帝臣子,自当保太子秉承大业。至于珍惜百姓,只要先生与左某同心,左某又岂会让他们胡来。潞王那边,只要退位,左某也不会杀他,仍叫他做亲藩便是。”

左军搏斗之时,城中百姓都说巡抚大人爱民,争相逃往抚衙求救。

左良玉推行“不抵当”,除了惊骇不敌清军,导致气力受损以外,也和凤阳总督马士英的一封密信有关。

北来“顺逆”同几社陈子龙等官员也纷繁上书说满人不成信,此必是满洲于北方用兵军势减弱,欲借大明兵力助其安定北方,朝廷千万不成入彀。

左良玉此时却对九江城中的环境一无所知,等知部将绑了袁继咸过来这才晓得不好,叫人抬着他出舱往九江城一看,目瞪之余长叹一声:“我这帮兵胡来,胡来,我有负袁临侯啊!”

左良玉的部将不知春秋大义,都道江南繁华,个个想去享繁华,以是轰然拥戴。

官方苦饷,朝中则不竭争斗。

从武昌解缆的左良玉六月初九到了江西九江,为了让此次扶保太子更有阵容,便派人请江西总督袁继咸到舟中相见。

“太子真伪尚不知,密谕究竟何人传来也不知,怎能就此起兵呢!南都潞王承序,并无大错。”

可那何腾蛟也是命大,在江中没有被淹死,反逆流二十多里到了竹牌门一带,一个捕鱼的渔民将这位巡抚大人救起,以后何腾蛟便急赶往长沙,堆积畴昔部下的僚属堵胤锡、傅上瑞、严起恒、章旷等,参议如何应对左良玉部东下兵犯南都及弃守武昌形成的湖广局面被动之事。

顺军将领郝摇旗能从襄阳突围从荆州窜到四川夔州,不是因为郝摇旗部下千余顺军多能打,而是因为荆州的明军正在忙着撤退。

本就对弘光政权不满的湖广巡按御史黄澎却于深夜乘小轿到左军中,劝左良玉顿时领军东下扫清朝堂东林小人,保太子即位为帝。

至于赋税供应数额,都可议。

说完,叫其子左梦庚将黄澎写就的誓文、檄文给袁继咸看了一遍。

袁继咸来后,左良玉命人将他从病床上扶起,从袖中取出马士英赐与的太子密谕,命人摆香案调集诸将,声明此次东下乃是扶保太子即位。

驻防在荆州的副将张勇、承天的总兵李国英等人收到左良玉军令后,无法只得率部撤走。

启事是江北的淮贼正在打造船只,扬言要渡江。

不是大家唾骂,不屑一顾,而是大家喝采!

数天前,马士英派人给左良玉送来密信,信中竟称崇祯天子的太子从北京脱难,日前已到达淮西。

在此背景下,左军顺江东下要犯南京的动静很快传到了南都,城中文武大为发急,不久前他们还弹冠相庆,为大贼李自成被清军所杀感到欢畅,以为这是上天不断大明,且一个个都将那替大明报了大仇的满洲英亲王阿济格当作大豪杰。乃至有人还说要顿时派出北使团,照顾巨资犒赏为先帝复仇的满洲将士。

很多东林党人更是雀跃喝彩,说满洲真助中国也!

左良玉接信时正病着,加上清军打进襄阳威胁武昌,又不知阿谁太子是真是假,是以不敢承诺马士英。

尤以卢光祖、李国英、金声桓、徐恩盛等号令最为短长。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