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章 金吒诈窦荣[第1页/共2页]

金咤曰:“贫道是东海散人孙德。因见成汤旺气正盛,天下诸侯无端造反,吾偶闲游东土,见姜文焕屡战多年,众生涂炭,吾心不忍,特发慈悲,擒拿渠魁,殄灭群虏,以救众生。汝等知命,可背叛纳降,尚能待尔等以不死;如若半字含混,叫你立成虀粉!”

窦荣传闻,传令:“请来。”

随在殿前蒲团而坐。窦荣亦不敢强。一夕老景已过。次日,窦荣升殿,聚众将议事,忽报:“东伯侯遣将搦战。”

窦荣听罢,沉吟不语。

言罢,纵步绰剑来取马兆。马兆手中刀急架来迎。

金咤曰:“据贫道鄙意:今姜尚拒敌孟津,虽有诸侯数百,不过乌合之众,人各一心,久自离散;只姜文焕兵临城下,不成以力战,当以计擒之。其协从诸侯,不战而自走也。然后以得胜之师,掩孟津以后,姜尚虽能,安得豫为之计哉。彼所恃者天下诸侯,而众诸侯一闻姜文焕东路被擒,挫其锋锐,彼世人天然崩溃;乘其离而战之,此万全之功也。”

现在将时候回溯到几日之前,且说金咤、木咤别了子牙,兄弟二人在路商讨。金咤曰:“我二人奉姜元帅将令来救东伯侯姜文焕进关,若与窦荣大战,恐倒霉也。我和你且假扮道者,诈进游魂关反去帮手窦荣,于顶用事,使彼不疑;然后里应外合,一阵胜利,何为不美。”

木咤曰:“长兄言得甚善。”

来将答曰:“吾乃东伯侯麾下总兵官马兆是也。道者何人?”

二人叮咛任务:“领人马先去报知姜文焕,我弟兄二人随后就来。”

窦荣命:“快请来!”

木咤曰:“道兄,窦将军既来请俺归去,看他如何待我们。若重我等,我们就替他行事;如不重我等,我们再来不迟。”

二人进府,复见窦荣,窦荣忙降阶驱逐,慰之曰:“鄙人与师父素无一面,况兵戈在境,关防难稽,在鄙人副将不得不疑。只鄙人见地陋劣,不能立决,多有获咎于父老,幸毋过责,不堪顶戴!今姜尚聚兵孟津,民气摇撼;姜文焕在城下,日夜攻打,不识将何计可解天下之倒悬,擒其渠魁,殄其翅膀,令万姓安堵,望教员明以教我,鄙人无不服从。”

道罢,忙起家提剑在手,对窦荣曰:“借老将军捆绑手随吾压阵,好去拿人。”

金咤复向窦荣曰:“此位将军之言甚是。此时龙蛇稠浊,是非莫辨,安知我辈不是姜尚之所使耳?在将军不得不疑。但不知贫道此来,虽是云游,此中另有原故。吾师叔在万仙阵死于姜尚之手,屡欲思报此恨,为独木难支,不能向前;今此来特假将军之兵,上为朝廷建功,下以报嫡亲私怨,中为将军效一臂之劳,岂有贰心。既将军有猜忌之念,贫道又何必在此琐琐也!但剖明我等一点血诚,自当辞职。”

金咤出关,见东伯侯“旗门”脚下一员大将,金甲,红袍,走马军前,大喊曰:“来此道者,先试吾利刃也!”

金咤曰:“贫道二人乃东海蓬莱岛炼气散人孙德、徐仁是也。方才我兄弟偶尔闲游湖海,今后颠末,因见姜文焕欲进此关,往孟津汇合天下诸侯,以伐当明天子;此是姜尚大逆不道,以惶惑之言挑衅天下诸侯,致生民涂炭,海宇腾沸。此天下之叛臣,大家得而诛之者也。我弟兄昨观干象,汤气正旺,姜尚等徒苦生灵耳。吾弟兄愿出一臂之力,助将军先擒姜文焕,解往朝歌;然后以得胜之兵,掩诸侯以后,出其不料,彼前后受敌,一战乃成擒耳。正所谓‘迅雷不及掩耳’,此诚不世之功也。但贫道削发之人,本不当以兵戈为事,因偶尔不平,故向将军道之,幸毋以方外方士之言见诮可也。乞将军思之。”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