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临河却闻定国策[第1页/共7页]

“说的极好。”公孙珣手握缰绳,在顿时望着北面汾水微微点头。“确切是我一时粗心了……只是伯觎先生,这本不关你的事情,你不在安邑坐观成败,反而冒着战乱孤身来此,又是图的甚么呢?据我幕属方才所言,你少年景名,家世、名誉号称河东第一,却一向都未退隐,现在为何反而孤身犯险,来此处专门助我?”

这还不算,公孙珣又表远在幽州的名流,订交多年的魏攸为广阳太守,并将原广阳太守杜畿引入军中……仿佛是看中其报酬京兆出身,要借势他为河东或者关中事。

“见过左智囊中郎将。”卫觊礼数不失,倒是反问一句。“敢问中郎将,你晓得河东的局势吗?”

仲春十一,幽州军进发杨县,这一次他们在杨县北面遭碰到了一支四五千范围军队的抵当,战况狠恶,但却还是等闲得胜。

抢先一个,天然是表他公孙珣族弟公孙越为宁朔将军,坐镇太原郡治晋阳,并遥领了一个空头的九原太守职衔。

“至于汾南那些豪强大户,这些人实在没有甚么野心,只不过他们动辄堆积数千户徒附、民户,坐拥成百上千的来宾,气力使然。再加上时逢动乱,以是便一个个的起兵占有城邑、乡亭,名为反叛,实为盘据,轻易安乐罢了。唯独河东民风刁悍,他们又多善战,不成不制……若将军能一战而震慑河东,无妨趁着战事将这些人支出军中,择此中知耻良才为将,借军法除此中昏聩无德之辈,然后兼并其众!总之,不能让他们持续留在河东,不然一旦动乱,彼辈食髓知味,迟早再反!”

此言一出,王象等人不由面色惶急……因为公孙珣这话歹意太较着了!

而成廉边郡武夫,所谓虎伥地点,则与他昔日同亲魏越一样,领两千兵,名为别部司马帮手韩当,实为马队副将,直属公孙珣。

“还是未免刻薄……”田丰一时蹙眉。“毕竟是端庄的匈奴单于与右贤王,四百年匈奴刘氏正统。”

“河东卫觊,见过卫将军!”不过,此人竟然不在乎公孙珣的姿势,直接在马下躬身一礼,然后却又开门见山。“敢问卫将军,但是要持续沿汾水而下,去攻襄陵?”

“此时何谈招降?”田丰还是不觉得然道。“白波匪当然像是河东豪强、百姓打着反旗自保,可既然囊括了大半个河东、击破了牛辅,还一度侵入上党,谁敢说他们的首级没有起野心?以是,招降必定能招,但绝非此时,此时彼辈气势正盛!并且郭太还是黄巾余孽……如何会与我们将军善罢甘休?”

——————我是无愧于心的豆割线——————

“然后下襄陵,若又是三五千劈面,将军又该如何?”

PS:感激书友起立菇的仓鼠……好吧,歧离谷的藏书,又一名双萌大佬!

除此以外,略微值得一提的是,公孙珣还以雁门、太原、上党之功,表了戏忠一个前智囊中郎将,高顺一个横野校尉……这倒反而早在统统人预感当中了。

“那上党留多少兵?”娄圭复又问道。

“我都说了,全军连战连胜,哪来的闪失?”公孙珣仿佛非常气愤。

“卫将军,我大抵猜到,不过是河东世族偏安安邑一隅,与白波贼相安无事,你心生廉洁,这才对我有所疑虑,对河东诸族有所疑虑……但你说,穷的去姐夫家换裤子的河东贾氏和每次都把裤子让出来的柳氏,这类宗族真的会徒有浮名吗?”

“话虽如此,天下动乱,群雄并起,为何故我为拨乱归正之人?”公孙珣居高临下,似笑非笑。“我可不是甚么礼贤下士之人。”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