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挑拨[第1页/共2页]

姜兴宗作为安休渊的大舅哥,两人厮混多年,属于干啥事都一起的狐朋狗友,说话没有避讳,道:“顾怀明是顾允之父,顾允又是徐佑的亲信,门下封还旨意,和徐佑脱不了干系。另有御史台,御史中丞张籍是徐佑的老丈人,那群疯狗御史敢骂陛下公器私用,莫非不是出自徐佑的授意?他先把恶人做了,再来主上面前做好人,把杨渚的刺史之职降成了小小的长史……陛下但是承诺过杨渚的,金口玉言,不能不作数,现在让徐佑从中作梗,杨渚就是不说,我也为他感觉憋屈……”

徐佑以太尉、秦公、大将军、领军将军和录尚书事成为百官之首,太极殿里率群臣高呼万岁,安休渊升座称帝,同日,封王妃姜景容为皇后,尊徐舜华为皇嫂,从崇宪殿移居永禾宫,仪仗仍旧,尊太后尤媛为太皇太后,寓所仪仗皆仍旧。

中书拟旨以后,在门下被封还。

两边各有各的事理,风水派说台城的布局冲了煞,朱雀大道如利剑指着太极殿,折了天子的寿。国运派说台城的形制实在极好,却被秦淮河玉带环抱,洗尽了王气,国运日下,反噬到天子身上。

没仇没怨。

“陛下,你被徐佑骗了!”

但是,徐佑也必须让安休渊晓得,天下事天下人的天下,天子并不能为所欲为。

掌控门下省的侍中顾怀明铁了心要让韩渚的任命不能通过,谁敢反对?

“就依大将军!”

安休渊扭头看向中间的姜兴宗,不欢畅的道:“为甚么?”

早晨,宫中设席。

但是人的野心是没尽头的,在姜兴宗看来,徐佑之以是有本日,纯粹是占了外戚的便宜。

诸如此类,怪诞不羁,也只骗骗愚民愚妇,至于真正精通易数和堪舆的何濡,若他肯推演,应当能够推出大抵,但这类推演很破钞生命力,等闲不能实施。

以他之前的级别,还没资格和徐佑结仇。

“嗯?”

他不可反对,新皇即位伊始,如果政令难出太极殿,权臣和放肆的罪名就砸到了他的头上。

安休渊勃然大怒,摔了酒杯,道:“好老革,敢戏弄我!”

安休渊大喜,道:“大将军好主张,就这么办!”

风水轮番转,现在的国舅是他!

照临四方曰明,思虑果远曰明,任贤致远曰明,内治和理曰明,这是美谥,也是对安休林平生的总结和盖棺定论。

他目视周边,彻夜喝酒作乐的满是山阳王府的旧人,有处置郎中朱幼准、山阳王友孙超之等,满是能够信赖的,这才松了口气。

此次的旨意顺利通过门下审议,桂阳王安怀宣的名声尚可,遥领扬州刺史方方面面都能接管,御史台没了靶子,也收了功,韩渚从毫无实权的王府内史成了扬州长史,可谓皆大欢乐。

“那,大将军觉得,如何安设鲍熙为善?”

徐佑思虑了半晌,笑道:“扬州刺史干系甚大,自建国以来,多为皇室遥领,异姓为刺史者不是没有,但常常坐不平稳。以我之见,不如敕封桂阳王为扬州刺史,居金陵遥领,再以韩渚为扬州长史,实则扬州还是在韩渚的治下……”

一颗新星,冉冉升起。

三省无贰言,交由天子审批用印后,正式通过。

姜兴宗和徐佑有仇吗?

姜兴宗道:“现在别无他法,只能让杨渚受点委曲。陛下,对于徐佑不能急,要渐渐来……”

当安休渊摸干脆的打击一一获得了胜利,他感觉徐佑等顾命大臣们也不过如此,对他的制约相称有限,因而干脆发起扬州刺史的人选——曾经的山阳王内史韩渚。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