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八二章 既然来了都别走[第1页/共2页]

马超让人将左大将和右大将的项上人头丢进王宫以内,并找来几个能听懂汉话的乌孙人,让他们朝着王宫内喊话,宣称已经全灭了乌孙西路和东路合计十万雄师,如果不想看到赤谷城被屠,乌孙国被屠,那么就放下兵器出来投降,汉军包管不杀大昆弥和相大禄。

走出王宫的大昆弥和相大禄,公然没有遭到汉军的欺侮,而是被护送着分开了赤谷城。王宫内的一千保护也没有遭到没顶之灾,而是被要求呆在原地,汉军向他们供应了食品,说过一段时候便会放他们出来。

想一想也是,康居大宛联军此次东进,是作为客军援助乌孙国的,现现在乌孙国已经被汉军安定,他们便没有了持续留下来作战的意义。连乌孙都城要毁灭了,现在跟汉军死磕,又有甚么代价呢?

不信邪的大宛人派出了一万人的军队前来应战马超的阻截,想要强行动后续军队杀开一条血路,成果发明拦路的两万汉军实在短长,那麋集的箭雨底子没法穿越,硬着头皮向前冲锋根基上就是送命。

完整节制了全部赤谷城以后,马超留下一万军队临时与一万昆仑军合在一处,由智囊田豫和周仓共同留守。马超则带领两万西凉军“护送”着大昆弥和相大禄来到了乌孙南部的山区,派出几名乌孙俘虏进山向康居和大宛救兵送信,通报赤谷城失守以及大昆弥被俘的动静。

王宫以内的大昆弥和相大禄已然到了内心崩溃的边沿,当他们看到被人丢出去的两颗血乎淋淋的人头以后,终究不再抱有任何胡想和但愿。固然出宫投降是一件非常屈辱的事情,但为了城内数万无辜乌孙人的性命,以及乌孙国各部族五十多万百姓的生命着想,大昆弥和相大禄终究还是挑选了投降。

被打痛了的康居大宛联军因而派出使者前来求见汉军统帅,但愿两边寝兵,放一条活路给他们。关羽的答复时寝兵能够,但统统前来乌孙的康居大宛军队要放下兵器出山投降,等待两国派人前来乌孙赎人。

康居人和大宛人细心算了一帐,想要突破拦住来路的两万汉军阻截,起码要派出五万雄师建议猛攻,但如许一来,与南边六万汉军对阵的兵力便只剩下两万人。这两万人不管如何也抵挡不住六万汉军的进犯,当他们的主力在北线浴血奋战的时候,汉军的主力就会突破留守军队的禁止,从他们的火线策动进犯。

这些俘虏此后要么被送往玉门关内的矿山当中,要么等着被康居和大宛两国用赎金换归去。用赵兴的话来讲,这些俘虏但是一笔庞大的财产,充足平西军团弥补此次出战的用度。

这一下,康居和大宛救兵如同被霜打了茄子,完整蔫了下去,再也没有与汉军决一死战的勇气和斗志。

关羽本人则带领四万平西军押送着已经投降的六万康居大宛兵士返回焉耆国。

之以是要留下这八万救兵的性命,只因为关羽另有更加周到长远的打算。

早在策动对乌孙国的战役之初,刘虞便命人在焉耆国境内修建了好几处大型的战俘营,充足包容二十万俘虏的吃喝拉撒。以是,固然有十万俘虏被接踵押送进入焉耆国,但并不会形成甚么题目。

第十六卷波诡云谲

无法之下,康居大宛救兵终究挑选了出山投降。当然了,遵循汉军统帅的要求,他们是不成以向北进入乌孙国境内的投降的,他们必须在汉军的指引下,来到天山以南汉军步兵节制的地区停止投降。

既然不想打了,那就撤吧?那也不可!因为现在他们已经被汉军南北两路围住了,向前毫无但愿,向后又有雄师拦路。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